正文复制
第一财经日报/2024 年/2 月/29 日/第 A02 版大事件
持续推进因业因企考核机制 激发国企价值创造能力
考核是国有企业的指挥棒,在树立鲜明的价值创造导向、努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近日国资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4 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突出国企的内在价值、长期价值,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对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研究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匹配度。
曾几何时,复合增长率是考核国有企业的重要指标,国有企业负责人每天思考的都是那条呈
现上升趋势的曲线。现在,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责任,相应的考核机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当前,对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来说,除了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要面对蓬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在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起到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进一步说,就是要进行内在价值、长期价值的创造,增强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国资委多次强调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就是根据国企面临的新使命,在考
核机制上加以引导和促进。
首先,持续推进国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要明确“业”和“企” 。
“业”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则是承担这些任务的企业,尤其是领军企业。
国资委确定,将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 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涵盖国家急需或紧缺的、具有较强基础支撑作用的、正向外溢效应较大的领域。
2023 年,价值创造行动全面铺开,101 家央企以“对标促达标、达标促创标”为主线制定实施方案,提出 7000 条落实举措,实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