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 智囊团” 系列№ 66 8
2024年4月
目 录
一、X政机关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省长黄强: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 1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6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
发挥科教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走好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型增长之路 9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曹林: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11
湖南省社科联X组书记胡代松:
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15
县委书记: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18
宁夏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走出“宁夏路径”… 32
二、高校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建设创新型大学,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升级提供支撑 35
广东工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张育广:
高校要找准“发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 40
林夕宝余景波宋燕:
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探究 43
三、国企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曾菁华: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 58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
加快“四大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62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委书记朱宏任:
发挥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67
兴银理财董事长景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引领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 71
四、专家学者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75
中共中央X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洪向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 78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韩晶: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93
辽宁省X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李峰:
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96
陈庆修: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99
老骥:
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02
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辉杨戏戏:
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05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韩茜广元市利州区委组织部张跃平:
三个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08
浙江省委X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孙菊红:
新质生产力发展靠什么赋能 112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刘明慧李秋:
财税政策何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15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和人才 129
中央X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丁开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13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战略举措 137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胡晓鹏: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六个问题 141
中共中央X校(国家行政学院)叶子鹏:
高质量X建赋能新质生产力 148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戴济群: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思考 154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
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16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剑波:
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168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苏楠: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17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国金院)教授刘志迎: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17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渠慎宁:
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产业化支撑路径 182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萍:
加快产业链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186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吴超: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19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93
蚌埠市科学技术馆杨少青:
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要素 196
梁圣蓉罗良文:
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焦点难点与关键路径 199
半安肖华健: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析 211
中央X史和文献研究院王德蓉:
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24
五、评论员
中国改革报评论员杨禹: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这些误区 227
陈立民:
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 229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231
金观平: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233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 235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 237
金观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着力点 239
金观平:
金融应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 240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委书记 王晓晖 省长 黄强
(2024年3月12日)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求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今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ZZ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部署。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四川发展实践,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一、深刻认识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
涵
我们X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这个重大问题。X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对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战略部署。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我们X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和重要实践价值。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我们X始终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发展实践。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引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我国经济由“量”
的积累转向“质”的突破的新时代生产力现状,顺应“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质的跃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质的区别,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上全面创新,实现生产力驱动方式、作用方式、表现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简而言之,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劳动主体与新质劳动客体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关键路径和动力支撑,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必将激发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条件。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一道“必答题”。这一重大部署涉及领域宽、范围广,有许多新情况需要研究、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谋划、扎实推进。要自觉在思想上对标,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推动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自觉在行动上对表,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四川发展实践, 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四川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当前,四川经济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向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方向加速演进,但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仍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创新是核心、产业是基础、绿色是本底,紧扣四川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聚焦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聚力推进。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四川是科教大省,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目前拥有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 有普通高校137所、科研院所369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20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近年来参与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X中央赋予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使命,四川有条件、更有责任在科技创新上作出更大贡献。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把技术革命性突破作为关键引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强化基础研究,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在先进核能、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方面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大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推动科技与产业供需对接、合理匹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书架”到“货架”,努力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
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必须持续用力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求四川“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指明了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四川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
业,大力开展提质倍增行动,已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9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晶硅光伏、动力电池、钒钛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要紧扣国家所需、立足四川所能,坚持工业兴省、制造强省不动摇,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商业航天、先进核能、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前瞻部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相互赋能,不断巩固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的位势和能级。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以发展方式创新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富前景的发展领域之一,新质生产力的“质优”很大程度就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大使命。近年来,四川生态环境总体趋好,去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长较快、增速达11.9%,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1亿千瓦、占比达86.7%。要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同时,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推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堵点卡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近年来,四川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效,2022年、2023 年分别有16项和14项改革入选全国地方改革典型案例;在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打造、开放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有长足进展。要更加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聚焦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难点,持续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要坚定走对外开放合作之路,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
建设,切实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努力在全球范围配置先进生产要素,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才能真正让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成为决定性因素。四川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100万人,拥有两院院士67名,各类科技研发人员35.5万名。要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大人才观”,着眼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等各方面各环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完善各类引才计划、构建人才梯次招引体系,巩固用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成果,打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充分释放人才创造活力,让各类人才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流动集聚。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对X员干部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干任何工作都立足实际情况、把握发展需求、遵循客观规律,不为一事之誉、不贪一时之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 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阶段性任务实行差异化考核,充分激发各地区各部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海南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增速全国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分别增长15.3%、29.6%,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经济发展跑出了自由贸易港“加速度”。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攻坚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决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担当。
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号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如期顺利封关运作”。我们将深入实施封关运作攻坚行动,清单化、项目化落实各项封关任务,高质量完成软硬件建设,明确“二线口岸”管理运行机制和通关业务流程, 构建前推后移、集约便利的监管模式,充分开展压力测试,确保2025年底如期实现顺利封关运作。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优化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枢纽”,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交汇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上下贯通、统筹协调、配合衔接的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将充分发挥开放优势、政策优势和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生态绿色比较优势,抢抓新领域新赛道蕴藏
的新机遇,坚持“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数图强”“向绿图强”,持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打造支撑产业不断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种业、深海、航天等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使海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我们将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努力使海南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持全国一流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强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推进碳足迹认证核算、碳标签试点和碳普惠应用,加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示范项目建设,争当“双碳”工作和“两山”转化优等生,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嘱托。我们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 稳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海南建设,努力创建全国最安全地区。
深化X建引领自由贸易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坚持X的领导不动摇。我们将坚持以加强X的ZZ建设为统领,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牢牢把握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正确ZZ方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健全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相适应的X建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扩大X组织有形有效覆盖。树立选人用人正
确导向,落实好“能上能下”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ZZ生态。
发挥科教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走好依靠创新驱动内涵型增长之路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陕西正处在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 面临着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在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走好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力,迭代升级科技创新这个“强引擎”。陕西因科教而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也必将因科教而进。我们将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努力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着眼增强创新策源功能,高位推进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强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陕西实验室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重要支撑的战略科技力量,持续加大战略投入和中长期扶持力度,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夯实科技创新之基。着眼提升创新攻坚效能, 梳理建立前沿引领技术推动型、现有优势技术焕新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型、“卡脖子”技术攻关型“四张需求清单”,靶向部署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分类实施政府主推的有组织创新、高校院所主导的原始创新、企业为主体的集成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陕西路径。着眼激发创新活力潜能,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优化提升一批研发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专业服务平台,加快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全面加强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协同创新,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坚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持续筑牢实体经济这个“硬支撑”。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落在新产业生成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上。我们将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总牵引,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努力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以
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鼓励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推动有色、冶金、食品、纺织、建筑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牵引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迁移。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推动新兴产业向集群化迈进。大抓链式创新、链式招商、链式服务,聚焦终端消费品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智能电力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争取更多优势产业步入国家级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列,聚力打造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为关键推动未来产业向制高点跃进。更加注重以前沿技术创新催生未来产业、以硬科技交叉创新衍生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突破再生未来产业,聚焦光子、氢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聚集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不断提升创新生态这个“软实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近年来,陕西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等问题,试点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个工程,推动实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全链条加速,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均超过30%。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更好协同起来,让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对握起来,才更有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以深化“三项改革”试点牵引科技体制改革,以“秦创原”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推广“校招共用”模式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池”,以建立“预算总额+负面清单”经费管理机制调动科研主体积极性,以健全横向经济技术协作机制和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着力营造开放包容、多元共生的创新生态。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曹林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陕西正处在跨越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的关键阶段, 面对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必须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走好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
陕西如何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际,我们邀请省科技厅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
问:秦创原可以说是陕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工程。秦创原给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了哪些改变?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
姜建春:秦创原作为支撑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总平台、总源头和总引擎, 激活了陕西存量创新资源、吸引了外部增量资源,有效释放了创新势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更是发挥点火器作用,打通科教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融合的难点堵点。三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重塑了科创体系、优化了科创生态,实现了政策模式、研发模式、催化模式、服务模式、人才模式、示范模式的深刻升级变革,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6项量化指标和12项重点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增长到2020年的2.34倍、2.97倍、2.7倍和1.87倍。重大科创平台、科创项目、科创机构相继落地,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突破,产业发展能级持续跃升,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秦创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我省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
问: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那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方面,秦创原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曹林:秦创原堪称陕西的“头号工程”。陕西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 的作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深化改革、发布政策文件等,在省市(区) 县各级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社会民众中形成强烈战略共识与科技创新推进合力,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
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好比车之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秦创原建设过程中,陕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痼疾与科技经济结合不紧密之关键掣
肘,搭建科技、人才、资本“三个市场”,完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链条持续推动“三项改革”,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推动人才、金融、信息等领域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有力破解了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与制度藩篱。同时,秦创原建设始终以“两链”融合为主线,聚焦科技成果挖掘、转化、落地各环节, 构建全流程成果转化体系,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
这些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以秦创原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
一、迭代升级科技创新“强引擎”
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陕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优势,又存在哪些短板?
曹林:新质生产力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要素良性循环为基础支撑,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具有一定优势。陕西是全国科教高地,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高水平的科研机构以及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陕西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光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牢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潜力深厚。建设秦创原、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举措,为陕西加速释放创新势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厚实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陕西也有短板。例如,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表现为中央强、地方弱,关中强、陕南陕北弱,高校院所强、企业弱等“三强三弱”。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科技与产业融合不紧密等情况依然存在。
陕西是典型的“资源大省”,尤其科技资源丰富,但又是“经济小省、收入穷省”,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和较大反差,被经济学界称之为“陕西现象”。
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鸿沟在哪里,突破机制是什么?如何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何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经济强省的
跨越?这些是陕西发展面临的长期困惑,也是当前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问:面对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和解决高质量发展阶段性难题的现实需求,我们该如何锻长板、补短板,推动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
姜建春:陕西的优势在于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军工资源丰富, 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资源禀赋还未全部转化为科技产业优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我们坚持向科技创新要发展新动能、要经济贡献力,具体来讲,就是紧盯建设科技强省战略目标,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八大行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我们发布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发挥秦创原和“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深挖我省科教资源潜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我省科技领军企业、“链主”企业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牵头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牵头组建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让科技创新离企业更近、离产业更近;深化“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提升秦创原总窗口“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拓展“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支持各市(区)因地制宜打造秦创原先行区、示范区,推动关中科技创新资源向陕南、陕北延伸。与此同时,我们将推进西安“双中心”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创新源头供给;持续深化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科技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打造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引擎”
问: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启动。我们还将从哪些方面着力,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姜建春: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和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安排,履行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和科技管理部门主责主
业,重点通过五个“抓紧抓好”,努力把秦创原打造成新时期我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总引擎。
一是抓紧抓好“三项改革”拓面扩量提质增效。我们将加强与国家部委汇报对接,推进改革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延伸;在落实10条措施的基础上,探索“反向赋权”“赋权+约定收益”等成果转化新机制;持续做好成果、产品、场景等内容线上线下路演。
二是抓紧抓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我们着手研究制定我省《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用好用足加计扣除、后补助等现有政策,出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新措施;凝练总结推广交大校企融合创新做法,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联合高校院所建设新型校企联合创新平台。
三是抓紧抓好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的原则,我们将在全省因地制宜培育打造20个左右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 产业创新聚集区,“一区一策”倾斜布局平台、项目、人才、金融、服务等创新资源,打造一批以聚集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四是抓紧抓好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前沿引领技术推动型、现有优势技术焕新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型、“卡脖子”技术攻关型“四张需求清单”,我们每年靶向部署100项重点研发计划。同时,我们将探索设立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计划,用好国家基金委区域联合基金,前瞻布局前沿技术和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究。
五是抓紧抓好全省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我们将不断优化提升“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务效能,支持秦创原发展公司探索“产业+科创+资本+园区” 运营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和科技招商,大力实施“三秦英才”计划,加强综合型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推广“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优化普惠金融科技领域产品创新,做好政府创投基金的整合和扩量,完善尽职免责规定,引导政府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科技。
为此,我们提出6个方面发展目标和21项量化指标,力争到2026年,新增成果转化企业3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2万家,攻克1000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5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
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湖南省社科联X组书记 胡代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今时代,随着Chat⁃GPT、Sora等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火爆全球,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文化和科技的碰撞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方向和新业态,湖南应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动力源泉。
湖南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基础和突出优势。一是产业发展强劲有力。近年来,湖南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有效投资,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换为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园、文旅线路、文创产品,开发湘绣等非遗文化衍生品,依托“视频超算”实现音视频产业工业流水线式大生产, 凭借高质量综艺节目制作经验实现文化产品制作模式出海等,激发文化消费潜能,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5.28%,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二是科技实力较为雄厚。湖南牢记嘱托,积极推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通过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造马栏山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引入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启动实施“数字马王堆”项目,将湖南博物院打造成“世界最亮眼的数字博物馆”等,推动文化生产力不断提质增效,建设“文化+科技”标志性工程取得“亮眼”成绩,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不断出新出彩。三是体制机制守正创新。湖南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在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的同时,将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由过去的“海选”模式,转变为对湖南特色产业和急需项目有针对性地“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模式,以战略支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等举措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改革路径,通过下放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直接遴选确定高层次人才等手段,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解除瓶颈制约。
立足新起点,面向新未来,湖南应通过激发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涌现,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营商环境,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联动发展,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回应“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的期许,奋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
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打开视野培育发展新型生产关系至关重要。探索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试验田”,推进湘商回归,着力培育本土优质企业。创新要素分配方式,形成鼓励专利、技术、智力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 对高端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和人才实施大幅降税优惠,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软环境。构建文化科技融合的框架体系和制度规范,扭转不合理政绩观,建立健全研发容错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结合建设改革开放高地3个标志性工程,打造湖南对外产业链合作承载区, 进一步完善要素保障,提高“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能级和质量,加快推动“文化湘品”出海,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成果的数字化应用是促进产业发展、催生产业新业态的重要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湖南广电打造成国有超级平台,擦亮“湖南广电”品牌,集中力量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引导入驻企业向企业总部、利润中心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促进音视频产业生产和传播现代化, 通过提升自研能力、打造自主技术“底座”、推广自主产品、构建产业生态等措施,将音视频产业集群打造成5000亿级规模的“国家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化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传播路径,促进传统内容创作者向高新创意人才转型,以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的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推出更多如《问苍茫》等优秀红色剧集。
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动能。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是湖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成“承载新基建、探索新融合、重构新内容、引领新发展、展示新形象”的主阵地,促进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涌现。建好湖南特色文化“新基建”, 通过加大资金保障、项目支持、产业配套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做好“云网算” 新基建,充分运用XR、VR、AR等技术推动音视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增强文化科技融合突破的势能。突出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通过智谱清言等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及Gemma等国外开源大模型,在个性化推荐、自动化内容生成、智能化后期剪辑制作、智能版权保护与内容监管等方面提高文化产业生产效率,创新文化产品传播方式。
延揽世界文化科技人才,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充分认识和尊重人才的价值和作用。把握全球研发中心再布局的历史机遇, 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建设,以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健全完善要素参与的分配机制,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下。
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态,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赋能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必须以科技和文化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打造数字资产流通生态,提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实现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深化投融资方式改革,活跃“文化智造”企业“产融” 环境,鼓励资本市场、文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商业银行、民营或个人资本等投资主体合理入场,满足从领军企业、高潜力企业到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等的多维度融资需求。重视成果转化,加快制定出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措施,解决“不敢转、不会转、不会接”等难题,孵化更多文化创意项目“金点子”,提升科技创新质效,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县委书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就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一系列精辟论述,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支撑,城市乡村交汇、新旧动能交织、三次产业交融,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势在必行。本期“李渡非常关注”邀请省内七位县(市)委书记,就如何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谈认识体会和实践举措,展现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干激情和担当作为。
一、乐平市持续深入实施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传统工业产业,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布局世界领先的维生素产业园等未来产业
林卫春:乐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持续深入实施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一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 立足传统工业产业,奋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另一方面,围绕“打造世界领先的维生素产业园、硅烷新材料生产基地及全国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供应中心”,努力布局未来产业,为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乐平力量。
淘旧引新,高标准引进新企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乐平市没有全盘否定现有传统产业,而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标尺,淘引并重。一方面,扎实开展“腾笼换鸟”行动,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僵尸企业,仅2023年就清理盘活闲置用地超1000亩。另一方面,坚持投资20亿元以下化工项目不招、工艺落后的项目不招、非产业链项目慎招的“两不招、一慎招”原则,严格选商选资。近三年来,共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投资20亿元的电子级特种环氧树脂项目,突破了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投资22亿元的特种硅烷及硅基新材料项目,产品占全球市场
份额的40%;投资51亿元的辅力新能源项目,独创氯化氢和氟化氢相分离回收法技术,国际领先。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引进一批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含新量”逐年提升。
以旧生新,高水平创造新技术。在坚持“引新”的同时,乐平市也重视“生新”,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现有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一是树立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先后出台《乐平市科技创新奖励与补助办法》等一批支持人才创新的政策制度,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和每年100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 探索开展了“人才服务月”等活动,推动企业创新激情竞相迸发。现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40家,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88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5.6%,企业研发活动率大幅提高。二是建立企业创新研发平台。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培育计划,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先后建立一批高端研发平台,其中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9个、院士工作站1 家。同时,立足产业特点,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实力强劲的科创机构。三是支持企业产学研融合发展。为破解既无高等院校又无科研院所的现实困境,出台了《关于推进大院大所合作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系,拓展渠道,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先后有福乐欣、宏柏新材、锦石达美等十多家企业,分别与日本株式会社大木町食用菌菌种研究所、哈工大、武汉大学等二十多家高校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四是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更新升级。2023年,乐平市获评江西省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市、区)。
气象一新,高质量呈现新图景。经过不懈努力和深耕发展,乐平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初见成效。一是高端化步伐稳健。全市共有A股上市企业3家,全省排名第三。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宏柏新材获得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世龙实业跻身中国石化民营企业1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一些龙头企业的拳头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市场占有率排名领先。其中,赛复乐化工医药中间体泰诺福韦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宏柏新材的含硫硅烷偶联剂系列为单项冠军、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瑞盛制药的抗艾滋病毒原料药依氟维伦的中间体E2,占全球市场销售额的70%以上。二是智能化水平提升。现已开通5G基站1274个,上云企业近3000家,获批省级两
化融合示范企业13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家;乐平万年青水泥通过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验收,企业“5G+智慧工厂”入选江西省首批03 专项示范项目。三是绿色化发展提质。通过绿色化改造,培养国家级绿色工厂1 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项,省级绿色工厂3家,2023年,乐平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二、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鄱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周金明:作为农业大县,鄱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农业建设,走出一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鄱阳先后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先行标杆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等称号。
坚持强科技和优服务同频共振,全力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目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紧扣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等关键要素,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粮食产能和生产效益。建成高标准农田91.85万亩、水稻高产高效“吨粮田”20余万亩、优质常规稻良种基地5000 亩,深入开展水稻良种培育和粮食单产提升技术攻关,每年增产粮食约3000万斤。古县渡镇再生稻示范田头季单产905.1公斤,创造了全国再生稻头季高产新纪录。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成育秧中心27家,创建4家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加快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引进、示范和应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全面推行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烘等“一条龙”社会化生产服务模式,全县社会化服务组织达217家,建成“五代”(代清理、代烘干、代贮存、代加工、代销售)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5个,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70.2%,拥有优质稻订单面积超40万亩。去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78万亩以上,连续14年实现粮食产量超20亿斤, 种植面积、粮食产量蝉联全省“双第一”。
坚持兴产业和育品牌同步推进,全力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我们坚持以优化布局、扩大规模、打造品牌为重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让“鄱字号”“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
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按照“南菜北药中茶果”的产业布局,着力建设了5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建成23个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基地,构建了“1+5+N”产业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106万亩,带动农户11.2万户。同时,依托68.2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5个国家、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 品牌战略,创建了鄱阳湖大米、元宝山药材、德义源油茶、祥华白茶、广联翠冠梨、鄱阳黑芝麻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全县共有“三品一标”产品111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江西省著名商标25个、发明专利12件。
坚持延链条和增效益并举,全力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深加工产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坚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文章,持续招大商、强龙头、补链条,去年引进预制菜、王老吉、米粉加工、小龙虾加工、山茶油精深加工等13个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68.15亿元,农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数和项目总金额均列上饶市第一名。目前,鄱阳集聚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50余家,去年总产值达72亿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0家、专业合作社942家、种植大户4300户、冷链物流企业60家,初步形成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产业链条。同时,依托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三大电商平台和“832平台”, 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坚持智能化和信息化同向发力,全力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我们坚持以数字技术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依托县智慧农业中心平台,构建了“农业一张图、智慧一张网、产销一平台”大数据应用体系,通过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数据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县建成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2个,打造了鄱阳湖大米、鄱阳山茶油2个江西首批订单式直采基地,广泛应用气象墒情物联网、AI虫情测报系统、智能温控大棚、高清球机等智慧装备,确保农产品的生态、优质和可追溯。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凸显, 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数字乡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