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每日电讯/2024 年/3 月/4 日/第 006 版2024 两会特刊
坚定落实城市战略定位 扎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市长 殷勇 新华社记者 王明浩 王君璐 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北京发展,X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 11 月,总书记亲赴门头沟区看望慰问极端强降雨受灾群众、视察灾后恢复重建,体现了对北京的亲切关怀和鞭策。
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 五子” 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提信心、强创新、优功能、促协同、抓治理、惠民生,首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2%、规模达 4.38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2%、突破 6000 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 4.4%,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一是始终把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坚持把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作为首都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实施核心区控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全力保障中央政务功能,圆满完成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任务。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 2315 万平方米、腾退土地 2282 公顷,精细化治理提升背街小巷 1730 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183 个,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推动形成京津冀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建立京津冀X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组建三地联合工作专班,统筹抓好协同任务落实;城市副中心完成第二批市级机关搬迁,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精彩亮相;支持雄安新区“ 三校一院” 交钥匙项目开学开诊,北京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 748.7 亿元、增长 1.1 倍。
二是始终把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行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 双引擎”,积极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高水平推进“ 三城一区” 建设,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收入增长超过 30%。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率先建成全球性能领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获准向公众开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占全国近一半,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实现 160 平方公里连片运行,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启动建设,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42.9%。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 两区” 建设,累计 40 项改革开放创新经验和案例向全国推广,北京证券交易所持续扩容提质、上市公司数量增至开市时的近 3 倍。着力打造营商环境“ 北京服务” 品牌,迭代推出 6.0 版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完善“ 服务包”“ 服务管家” 机制,全市新设企业增长 20.3%,总数突破 211 万户、创历史新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三是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成为首都发展的亮丽底色。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细颗粒物年均浓度 32 微克/立方米、连续 3 年稳定达标,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 8 年回升,劣 V 类水体实现动态消除,水清岸绿的自然美景融入市民生活。不断拓展大尺度绿色空间,成功创建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开展花园城市建设试点,森林覆盖率达 44.9%,全市公园总数达到 1065 个,62%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千园之城不断扩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800 余个村庄基本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中关村总体框架基本形成,粮食、蔬菜产量连续 4 年
第 1 页 共 2 页
增长,启动实施“ 百村示范、千村振兴” 工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2 个百分点。
四是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 28.1 万人,调整提高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待遇标准。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优先解决“ 老老人”“ 小小孩” 问题,为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普惠性照护服务,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出台普惠托育政策,幼儿园新增托位超 6000 个。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以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庆成宫整体院落腾退等 48 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一批胡同按照原有肌理得到修复,更多居住在四合院的老街坊享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深化交通综合治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1200 公里,公交和轨道站点 50 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 86%,推出通学、通游、通医公交线路便利群众出行,“ 七站两场” 交通秩序不断改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极端强降雨,防汛抗洪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 平安北京” 建设,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首都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稳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 两会” 精神,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ZZ,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奋力开创首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北京贡献。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