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福建日报/2024 年/3 月/6 日/第 005 版要闻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长吴贤德
本报记者 卞军凯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让我们倍感振奋、倍增干劲,激励着福州广大干部群众坚持‘ 3820’ 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长吴贤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2023 年,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2928.47 亿元,增长 5.2%。站在新起点,福州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切实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吴贤德说。
具体而言,福州将重点抓好 4 件事: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高新区、软件园、大学城、科学城、科创走廊,力争今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4600 家;二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 134 个,推进 5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办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力争数字经济规模达 7700 亿元以上;三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四是加强人才战略支撑,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办好“ 好年华 聚福州” 人才峰会等系列活动,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去年 10 月,福州市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 ,是全球五个、我国唯一获奖城市。吴贤德表示,福州将按照“ 东进南下” 的城市发展战略,发挥海滨、山水、古厝、温泉和生态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老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持续打造海滨城市、山水城市。
据介绍,福州将在打造便捷交通、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宜居品质、建设新区新城等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平急两用”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 三大工程”,以“ 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民生事业上,福州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去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 814.5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0.8%。未来,福州将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医、‘ 长者食堂+’ 等惠民举措,推动市文化馆新馆、市少儿图书馆新馆、市科技馆新馆开馆,推进‘ 有福之州 书香榕城’建设,办好 60 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吴贤德说。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