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6 版两会特刊
以法治政府建设“ 领飞” 营商环境建设
访衡阳市市长朱健代表
本报记者 阮占江
湖南衡阳因“ 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廻” 而雅称“ 雁城”。“ 如果把法治比喻为跨越山河的飞行,那么法治政府就是‘ 领飞者’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朱健对“ 法治” 两个字特别关注。
3 月 7 日,朱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衡阳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主体工程,以人民为中心,以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为追求,用法治赋能治理,温暖城市。2023 年,衡阳市被命名为“ 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为民立法群众幸福感增强
“ 为民立法,用法律破解自身问题,也会得到最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朱健告诉记者,近年来,围绕民生关注焦点,衡阳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数量和质量处于领先地位,为守护雁城蓝天碧水、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020 年 1 月 1 日,《衡阳市三江六岸滨水区域规划条例》正式实施,从调研论证到正式“ 出炉”,经过数十次的调研、论证、酝酿、讨论、审议,历时两年有余,建设大美衡阳、守住城市天际线,实现有法可依。2023 年 5 月 1 日《衡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实施,机动车停车管理由乱转治,为破解“ 停车难”“ 停车乱” 问题提供了“ 衡阳答案”。《湖南省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 《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守护着衡阳这座千年古城,如今漫步湘江风光带,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美。雁城市民的朋友圈里,“ 衡阳蓝” 频频出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打造“ 衡好办” 法治新名片
今年年初,在为衡山科学城半导体产业园二期项目办理报建手续的甘雨昊对衡阳高新区“ 帮代办” 线上服务小程序赞不绝口。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营商环境的改变,企业和群众感受最为真切。
“ 近年来,衡阳坚持在优化发展环境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 温度’ ,围绕‘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目标,在全省率先用标准化思维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建立健全五制一平台、五单一图谱、五赋一聚焦等多项工作机制,持续纵深推进‘ 放管服’ ‘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据朱健介绍,2023 年,衡阳获得 11 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全省率先推出村级“ 一网通办”,全省首创“ 智慧奖补+奖贷联动” 服务场景,“ 湘易办” App 上线事项全省第一,“ 一件事一次办” 高频事项网上、掌上可办率达 95%⋯⋯“ 衡好办” 成为法治衡阳的新名片。
“ 赋码护企” 提升执法质效
开展访企活动须“ 码上约”,访企行为满意度可被企业“ 码上评”,企业遇到疑难问题能“ 码
上问”,相关单位限时办理“ 马上答”,惠企政策“ 码上查” ⋯⋯
自 2021 年 11 月衡阳首创“ 赋码护企” 保护机制以来,衡阳的政府职能部门到企业开展调研参观、督查检查、监管执法不再“ 随心所欲”。除了执法部门的突击检查,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去企业检查、调研必须在“ 赋码保护” 平台提前预约、审批,有了“ 绿码” 才能扫码“ 打卡” 入企。
“ 政府来企业的频率减少了,随意检查、多头执法的情况也避免了,现在企业可以安心抓生
第 1 页 共 2 页
产、搞经营。” 朱健告诉记者。
“ 检查的频次少了,但监管没有缺位。” 据朱健介绍,衡阳市作为全国第一批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 试点城市,2021 以来,政府职能部门运用大数据等新手段,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执法效率。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纳入市直执法部门 36 家、执法人员 2370 名,梳理权力清单 4435 条、执法依据 17744 条。全市所有执法单位均配备执法记录仪,公安、城管等执法任务重的部门,一线执法人员基本实现人手一台,全程监督执法过程。目前,衡阳市有 1.3 万家企业入驻“ 赋码保护” 平台,通过平台实施双随机监管执法 6200 余次。
“ 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开展以证管人,通过理顺体制机制,管好提优全市的执法队伍,促行政执法质效提升。” 朱健说。
基层治理提高综合能力
如何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释法说理、化解争议,衡阳市石鼓区人民检察院“ 情理法融合” 化解信访工作法给出了满意答案。2023 年 11 月,石鼓区人民检察院入选全国“ 枫桥式工作法” 单位。
“ 近年来,衡阳市以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为抓手,教育引导基层X员、干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 ,破除传统治理思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 据朱健介绍,耒阳以“ 湾村明白人” 管好湾村那些事,让乡村治理“ 更明白”,入选“ 中国改革 2023 年度典型案例”;衡南县“ 屋场恳谈会”,恳谈更肯办,干部下沉一线现场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成为“ 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珠晖区坚持X建引领,推行“ 里巷工作法”,探索出了社区治理“ 最优解”;打造 148 支共 12.4 万人的“ 衡阳义警”,群防群治新模式被公安部推介⋯⋯
“ 基层治理的高效,带来的是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的提高。” 朱健告诉记者,近年来,衡阳先后承办了省运会、 衡阳马拉松等大型赛事, 南岳古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厢遇耒阳· 码头烟火” 夜市、市府路商圈、雁鸣溪夜市入围首批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现如今,法治护航下的“ 烟火衡阳”,被网民评价为最安全的城市、最温暖的家园。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