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5 版2024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能源保障基地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
本报记者 许霞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宣城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和四大都市圈辐射中心,交通畅达、要素汇聚,抽水蓄能资源较为丰富,加快打造以抽水蓄能电站群为主体的长三角绿色能源保障基地,对于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何淳宽认为,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正处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电力系统峰谷差持续扩大,对于抽水蓄能等储能设施建设需求日益迫切。而宣城打造长三角绿色能源保障基地具备许多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 根据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初步勘测,宣城市地形地貌突出、地质条件优良、自然水系丰富,且部分选址无生态红线、移民等制约,尤其是南部地区山脉环绕,山体多为粗粒花岗岩结构,具有建设抽水蓄能的先天地质优势,适宜开发大规模抽水蓄能项目。” 何淳宽介绍说。
二是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 抽水蓄能电站站址应选择在距离用户负荷较近的区域,可以减少输电线路投资和线路电能损失。 ” 何淳宽指出,宣城市位于长三角地理中心,与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市接壤,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距离不到 300 公里,是安徽省对接沪苏浙的桥头堡,具有输电线路短的优势,线路一次投资可满足多个抽水蓄能电站送电需求。
三是输电设施基础扎实。宣城地处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线路,距离华东电网负荷中心较近,准东—皖南± 1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终点位于宣城,肩负电网末端调节重要作用。“ 宣城市抽水蓄能项目主要服务保障华东电网(安徽、江苏、上海) ,承担华东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具有建设区域能源枢纽的有利条件。” 何淳宽说。
四是能源消纳市场成熟。目前,长三角区域电力需求仍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纳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何淳宽透露,宣城市正在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能源合作模式,2023 年皖苏两省发展改革委签订能源合作协议,约定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成后直接服务江苏电网,由江苏省电网全额消纳,容量电费与电量电费由江苏省负责疏导。
五是开发建设潜力较大。据何淳宽介绍,宣城市已建、在建和谋划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 26座,总装机容量约 1920 万千瓦左右,居安徽省第 1 位,具备建设以抽水蓄能电站群为主体的长三角绿色能源保障基地的潜力。总投资 81 亿元的宁国龙潭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 91 亿元的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已列入国家规划的重点项目。预计到 2030 年,全市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 560 万千瓦,超过安徽省的半数以上。
“ 我们将坚持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牵引,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群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绿色能源保障基地,为国家推进区域能源安全互济互助合作探索路径、提供示范。”何淳宽介绍说,宣城市将聚焦项目建设、规划衔接、电网调节来推进相关工作,譬如加快推进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 2029 年 4 月建成投运;报请国家能源局争取将若干成熟的储备项目调整为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积极争取将 8 个谋划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储备项目;积极谋划推进 12 座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作等。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