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5 版2024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打响“ 亲商铜陵百分百” 品牌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孔涛
本报记者 许霞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长孔涛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特别谈到了铜陵市打响“ 亲商铜陵百分百” 品牌的做法、经验以及下一步计划。
“ 我理解‘ 百分百’ 营商品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政府而言,就是说话算数、尽心服务,有口口相传的营商口碑;另一个是对企业而言,就是办事不求人,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孔涛介绍说,去年,铜陵市围绕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从市场、法治、政务、要素、服务“ 五大环境” 着力,全力构建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孔涛表示,铜陵市已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安
徽省率先推出交易文件公平竞争检查制度,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隐形壁垒。
二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譬如,推出设置“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综合查一次”、设立“ 企业家日” 等系列新举措,制定了 218 项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
三是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孔涛举例说,铜陵市在安徽率先完成“ 一照通办” 创新改革,开发建设“ 一照通用” 系统,实现 25 个部门 176 个涉照服务事项“ 一照通用”;上线了“ 铜陵政策兑现通”,扩大惠企政策“ 免申即享” 覆盖面,去年 932 家企业在线确认或申报各类惠企政策1770 次。
四是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譬如,大力推行工业项目“ 拿地即开工”,依托招商服务专班和领导干部包保企业机制为企业提供“ 帮办代办” 服务;组建由省规院、中科大等组成的专家库,提前与项目方、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实现一日之内“ 楼上楼下并联审批”。
五是打造亲商重商的服务环境。譬如,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平台,开展“ 亲清有约” 周六助企服务日活动,打造“ 铜商会客厅”。孔涛表示:“ 我们探索企业诉求办理说‘ 不’ 提级制度,要求各级各部门‘ 不说不能办,只说如何办’ ,对难办事项及时提级管理,全力推动解决。”
孔涛透露,在前两年开展“ 作风建设年”“ 作风建设深化年” 的基础上,今年铜陵市组织实施“ 营商环境提升年”,就是要释放一个信号: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永不竣工的工程”,树牢“ 服务好本地企业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理念,在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上持续用力。
在具体工作中,铜陵市今年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形成系统“ 闭环”。
在前端营商政策供给方面,深入实施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等高对接沪苏浙,在更多领域推出更多创新性、引领性政策举措,努力做到“ 沪苏浙能办的铜陵就能办,沪苏浙不能办的铜陵创造条件办”。
在中端政务服务优化方面,加快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推动行政审批“ 极简化”,提高线下“ 一窗综办”、线上“ 一网通办” 水平,推进“ 高效办成一件事”,基本建成省级“ 无证明” 城市。
在末端涉企问题化解方面,常态化开展“ 亲清有约、‘ 铜’ 心助企” 专项行动,探索实行企业诉求办理“ 挂号制”,健全诉求直达、闭环办理机制,涉企问题办结率达 98%以上。
“ 努力让本地企业满意,让外地企业感到舒心,打造‘ 企业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 的宜商环境。” 孔涛说。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