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004 版安徽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市长张志强
本报记者 许霞
“ 近年来,淮南市外贸外资发展动力强劲。2023 年,淮南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26.25%,完成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 112.7%,增幅均居安徽省第 3 位。”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市长张志强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说,淮南聚焦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呈现出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业态实现新突破等特点。
据张志强介绍,2023 年,淮南市积极实施“ 徽动全球” 出海行动,组织 115 家次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知名境内外展会,全年新增外贸实绩企业 40 家,4 家外贸企业荣获 2023 年“ 安徽出口品牌” 称号。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淮南市还开通了“ 铁海联运” 班列,使物流成本、时间成本均降低一半以上,助力企业低成本、快速化“ 链” 通全球;正式启用淮南经开区公用型保税仓库,缩短企业进口原料采购时间,减少了资金占用。
淮南跨境电商新业态也在加速崛起。“ 2023 年,淮南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 15.9 倍,增幅居安徽省第一;建成及在建海外仓 5 个;促成市高新区引进跨境电商产业园暨全球易货贸易示范区合作项目,填补了安徽省全球易货贸易示范区和淮南市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空白。” 张志强说。
在外资方面,淮南市不断建强平台载体、推动招商引资、优化外资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 我们加快推动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2023 年联动创新区两个片区实现利用外资增长 87.8%、进出口总额增长 34.8%;完成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100%。” 据张志强介绍,淮南市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与中国外运、中国投资公司、中德基金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受邀参加了“ 2023 中欧企业家峰会”,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扩大外商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 我们还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为外资企业快速反映意见诉求提供便利,切实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 ” 张志强透露,中环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凤台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已纳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给予服务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此,张志强表示,2024 年,淮南市将继续坚持高质量“ 走出去” 和高水平“ 引进来” 并举,拓市场、引外资、促合作,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构建与跨国公司、国际商协会、双边基金机构合作机制,用好中国投资公司、中德基金等平台,力争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张志强表示,淮南市将在开放平台及通道建设上继续发力,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具体包括提升公用型保税仓库功能,争取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淮南联动创新区纳入试验区,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铁海联运班列扩量提速增效等。此外,淮南市还充分发挥绿电资源优势、风光大基地空间优势,在全省率先启动零碳产业园建设,为加快推动“ 淮品出海”赋能增效。
当前,安徽省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淮南同城化、皖北“ 两个加快” 等重大战略,为淮南市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带来了更大机遇。特别是江淮运河与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在淮南交汇,为淮南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提供了更大机遇。
第 1 页 共 2 页
“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项目化清单化推动闵行淮南结对合作、合淮同城化发展,努力在产业协作、 园区建设、 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张志强说。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