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3 月/12 日/第 004 版安徽
为开放发展打造“ 自贸引擎”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长马军
本报记者 许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建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全国两会期间,国际商报记者就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情况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市长马军。
据马军介绍,蚌埠片区于 2020 年 9 月 24 日揭牌,实施范围 19.91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通过三年多的建设,蚌埠片区已形成一批阶段性成果,成为蚌埠开放发展的新“ 引擎”。
探索了一批创新成果。“ 累计自主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省级 31 项、市级 84项。拥有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10 家、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226 家。” 马军说。
引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马军介绍,蚌埠片区已累计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97 个、建成投产项目 59 个,康宁药用玻璃、凯盛君恒等一批头部企业投资落户;累计新增经营主体 3342 家、年均增长 50.3%;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70 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家。
打造了一批开放平台。 “ 我们先后打造了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开放平台,建立‘ 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 ‘ 省内组货+全国通关’ 等联动机制。” 马军表示,蚌埠片区已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 2000 万美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 38 家。
对于下一步工作,马军表示: “ 我们将聚力制度创新和产业培育两个核心,持续加强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2024 年,蚌埠片区力争实现进出口增速 30%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 2000 万美元,新增注册企业 1000 家以上。”
今年全国两会,马军也就自贸试验区建设带来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开放平台建设等的建议。“ 建议比照上海自贸试验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 30%免关税、‘ 双 15%’ 所得税、进口自用生产设备‘ 零关税’ 等,给予蚌埠片区同等政策。”
马军还提到,全国现有 22 个自贸试验区所有片区中,所在城市仅有 4 个未设立综合保税区,蚌埠片区为安徽省 3 个自贸区片区中唯一一个没有获评综合保税区的片区。“ 建议海关总署等部门给予支持,尽快批准设立蚌埠综合保税区。” 马军呼吁。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