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县域经济报/2024 年/3 月/21 日/第 001 版
厚植历史底蕴 坚持以文兴城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李云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认真做好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作为襄阳古城所在地的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正在全力做好擦亮千年襄阳古城金字招牌这篇大文章,让新时代的襄阳古城“ 活” 起来、“ 火” 起来。
襄阳古城是襄阳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根和魂,是襄阳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被誉为“ 华夏第一城池”,与浙江南浔、江苏周庄等知名古城同为中国十大古城镇联盟成员,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襄城区按照省、市决策部署,精心做好古城保护利用与发展,让千年古城逐步焕发新活力。目前,襄阳古城已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助推襄城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今年春节期间, 随着襄城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火爆开街, 襄阳古城景区游客量创下历史新高,春节 8 天假期每天接待游客达到 7 万人次。同时,古城还辐射带动了襄城全域旅游,盛世唐城、古隆中等景区的春节游客总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新的一年里,襄城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坚持文化立区、旅游活区战略,乘文旅产业强势复苏的东风,把襄阳古城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挖掘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 活” 起来。切实保护好襄阳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演绎变为现实,加速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古城现有文保设施,“ 一馆一主题” 建设特色专题博物馆。同时,建设马跃檀溪、孟浩然故居涧南园、桃林馆、“ 汉皋名苑、传奇万山” 等历史人文景观,全方位展示襄阳深厚的文化魅力,让优秀历史文化真正“ 活” 起来、传下去。
疏解功能和人口,让古城空间“ 优” 起来。按照“ 人口总量只减不增、单位只出不进、建筑高度只降不升” 的原则,积极稳妥疏解古城功能和人口。接下来,将在去年完成 10 家单位外迁的基础上,进一步腾出古城保护利用空间和资源,让襄阳古城既保留烟火气,又具备业态承载空间。
提升历史风貌,让核心景观“ 联” 起来。将历史风貌提升与文化挖掘、旅游发展相结合,一体规划、整体实施。以古城墙、护城河、古街巷为重点,构建南北中轴线、连通古城墙、打通护城河、建设观光环线,彰显古城城、池、堤一体化特色发展体系,不断推动襄阳古城文化内核与城市形态协调发展。
丰富文旅业态,让旅游产业“ 火” 起来。按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加快襄城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腾退空间,招引经营主体,激发民间投资,开发“ 襄阳有礼” 等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兼具烟火气、文化味、时尚范的古城精品项目,让襄阳古城成为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的精品旅游景区。同时,加强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发展,形成两日游、三日游精美旅游线路,把襄城区打造成为精致旅游城市。
襄阳古城是写在大地上的优美文章,是建在空间里的艺术珍品,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襄城区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把宝贵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把襄阳古城打造成为海内外人们向往的“ 诗和远方”,让“ 华夏第一城池” 成为湖北省和襄阳市一张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