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团结报/2024 年/3 月/23 日/第 005 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深化文商旅融合 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政协委员、致公X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
本报记者 刚罡 通讯员 朱牧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区域要“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去年以来,地处长山角腹心地带的江苏省常州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 四个走在前”“ 四个新” 重大任务,在万亿之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商旅融合创新发展,取得相当成效与经验。本版今日刊发对全国政协委员、致公X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委会主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专访,详细介绍有关做法。敬请关注。
全力打造“ 青春乐都” 吸引年轻群体
近年来,常州一直在探索音乐节、演唱会等演艺活动,乘着全市文商旅大会和政策出台的东风,初步搭建市级部门协作、市区联动的机制,稳步发力。2023 年,常州加快发展“ 音乐+旅游”业态,累计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超 1.8 万场次,同比 2019 年增长 18%,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龙芒禾音乐节,第六、第七届太湖湾音乐节,潮流文化艺术周等大型演出活动 22 场次,场均参与人次近 3 万,总计吸引乐迷近 60 万人次,其中约 80%的观众为市外乐迷,18 至 35 周岁的乐迷占比约 90%,男女比例约为 1:3,累计带动周边景点、酒店、交通等综合消费近 60 亿元。全国政协委员、致公X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常州市委会主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鹏举介绍, “ 去年十一太湖湾音乐节大约有 20 万人次参加,创造了全国第一的客流、营收。歌手周深与全场三万多听众共情歌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等尝试和实践,在常州文体旅是具有开拓性的举措。”
据蒋鹏举介绍,常州举办的这些音乐节和音乐会都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2023 年,常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对全市范围内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给予营业收入 1%的奖补,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此外,相关部门联动,推出了免费公交地铁、免费接驳车、降价停车、道路交通引导等便民举措,还打出旅游直通车、半价游景区、赠送演唱会周边等组合拳,让“ 跟着音乐来旅游” 的年轻人乘兴而来、泛月而归。
“ 主办音乐节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预算、场地、艺人邀约、营销、安全等方面。 ” 在蒋鹏举看来,音乐节的组织是个系统工程,就音乐节、音乐会,各板块、各部门、各单位统筹,文商体旅进一步融合,蒋鹏举建议文旅部门牵头成立演唱会的专门工作专班机制,制定长期的规划,形成制度化的流程 SOP,打造音乐节管理的国内标杆。进一步提升音乐节音乐会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演艺公司的引进、扶持和培育,提升观众口碑,集聚艺人资源。
蒋鹏举表示,常州市下一步将继续全力打造“ 青春乐都”。今年,芒禾长荡湖音乐节、新龙· NUTS 音乐节,五一黄金周的第八届太湖湾音乐节即将如约而至。除了嗨唱不断的各大音乐节,淹城遗址上的古风潮乐,古运河畔吟唱的吴侬软语,夜幕降临文化广场内的野生演唱会,常州随处流淌的音乐气质,也展现了这座城市古韵与新潮共生的多元魅力。“ 青春乐都” 就是一座以音乐为主题,集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城市, “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独特的音乐体育文化氛围和活动,吸引年轻人群体,促进城市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蒋鹏举说。
文脉传承创新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旅游业位居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城常州作为长江文明和吴
第 1 页 共 2 页
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 三吴重镇、八邑名都” 美誉。3200 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了 22 名状元、1947 名进士、60 多名院士,走出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革命先驱和华罗庚、赵元任、周有光等巨匠大家。
当前,常州正在积极探索江南文脉传承创新的新模式,为建设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赋能。蒋
鹏举表示,今年将深化文商旅融合,筑牢文旅中轴,系统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中心。
常州文化厚重丰盈、旅游时尚活力,两者叠加,就有了“ 诗和远方” 的神韵。“ 我们要研究城市文脉,强化文旅标识,展示江南文化自信,具象化展示‘ 教我如何不想她’ ,提升城市影响力。 ” 蒋鹏举认为,可结合线上博文、短视频推广与线下文博、店面打卡,讲好常州故事,让更多人记住“ 江南美食之都”“ 江南园林看常州”“ 锡剧之乡”“ 拼音之乡” 等多角度的城市文化符号。
在实施重大文商旅融合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更多“ 流量+留量” 景点方面,蒋鹏举表示,常州市将着力推动东方侏罗纪、天目湖动物王国等省重点标志性项目;启动大观楼、止园、航仪厂等项目,推进高品质的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放更多名人宅院,打开瞿秋白出生地、刘国钧故居,结合盛宣怀诞辰 180 周年加快故居织补项目,更完整展陈“ 江南名士第一巷” 等。
“ 针对细分需求,丰富百姓期盼的文商旅融合产品,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 蒋鹏举表示,常州将创作更多延陵季子、苏东坡等城市人物文艺精品;用经营理念推动非遗活化,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结合红星大剧院、刘海粟美术馆改造提升,导入新业态、新流量促进南大街复兴;优化大型文旅活动协同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市场营商环境。
蒋鹏举向记者介绍,常州市对外地游客长期实行公交车、地铁免费,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口碑。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至 11 月 20 日,据公交、地铁核销数据统计显示,外地来常游客累计免费乘坐公交车 91252 人次,免费乘坐地铁 74251 人次。
推动长三角向“ 文化型城市群” 转型升级
“ 要说到中国的文化符号,把目光聚焦到江南,那一定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蒋鹏举认为,“ 江南文化” 也是一张充满魅力的“ 中国名片”。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到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江南文化已成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之基。
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蒋鹏举建议以江南文化为引领,推动长三角文旅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 一方面,江南文化对打造高能级文旅产业的参与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江南文化对构建世界级文旅目的地的贡献度有待提升。”
蒋鹏举建议,围绕打造“ 江南味、国际范” 的文旅融合共同体,推动长三角从“ 经济型城市
群” 向“ 文化型城市群” 转型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区域文旅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样本。
“ 可积极构建一批融入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 桥头堡’ ,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水乡古镇文化带、沿江活力休闲旅游带、生态海岸带旅游休闲廊道等跨区域重大载体,推动江浙沪共建环淀山湖等‘ 水乡生态示范区’ ‘ 江南水乡会客厅’ ,苏锡常联手打造环太湖文旅新高地,形成‘ 都市圈-城镇圈-生活圈’ 多元一体江南文化创新发展格局。” 蒋鹏举建议,提炼江南文化精神纽带,有效整合长三角区域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杭黄、滨海等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加大区域文化标识统筹力度,打造上海“ 一江一河”、浙江“ 三江两岸”、江苏“ 水韵江苏” 等水上黄金游线,多维度讲好人水相生四千年的“ 江南故事”。
“ 要扩大江南文化朋友圈,解锁文旅融合‘ 流量密码’ 。” 蒋鹏举表示,接下来将统筹编制新时代长三角江南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在江南文化发展规律和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发展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比如成立江南文化创新发展中心,集聚各领域专家,打造集理论研究、交流博览、传播设计、文旅协作等于一体的平台。共建江南文化全球交流传播展示中心,扩大上海“ 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江苏“ 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等节事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 第一站”,让国际友人充分领略江南文明魅力和长三角文旅精华。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