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24 年/3 月/25 日/第 003 版热点
国家高新区发展生物制造业优势彰显
本报记者 李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 “ 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生物制造孕育着什么样的市场机会?
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潜力股”
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3 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显示,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在食品、医药、材料、化工及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加快渗透,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并已成为大国竞争的前沿阵地。
“ 经过政策激励和市场锤炼,我国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农业等领域已经具备相当实力,生物制造技术、产业规模、市场效益等持续提升,并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生物制造企业,呈现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的大趋势,部分产业在全球生物制造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表示。
“ 未来生物制造业有望集聚更多的优质资本、技术、人才和项目,生物制造产业链有望在以生物质为基础原料,以医疗、美容和康养系列产品构建基本供应链,以仿生设计和制造为核心市场,以类生物人工智能为前沿技术引领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发展机会。” 宋向清认为。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认为,发展生物制造产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 通过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我们可以促进生物技术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袁帅说。
市场孕育无限可能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快速增长,细分子行业门类逐步增多,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特色产业集聚区,也涌现了一批生物医药、化工、材料、食品等领域的上市公司,成为引领行业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参与者。但从产业规模看,我国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低于美国、欧洲、日本,在工业经济占比有待提高。
“ 按照我国 2023 年工业增加值 39.9 万亿来计算,生物制造约有 17 万亿的市场空间。我国的生物制造已经开始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不再局限于医药、食品等领域。 ”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胡钰说。
“ 目前,我国生物制造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现在生物制造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如是说。
这也意味着“ 生物制造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对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来说意味着无限可能。”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当前生物制造正向着多元化原料利用、高效化的生物转化体系和高价值产品方向发展,这一
趋势有望促进从可再生原料到中游的工业生物核心技术再到制成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的构建。
胡钰分析表示,上游原材料方面,第一代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