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惠州日报/2024 年/3 月/4 日/第 004 版要闻
仲恺陈江街道强化X建引领,构建“五个一”护薪模式
打好治理“组合拳” 解决群众“烦薪事”
惠州日报记者 刘乙端 通讯员 杨展洲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陈江街道作为仲恺中心区域和惠州工业重镇,近年来,随着产业集聚发展,辖区内企业和务工人员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劳资纠纷也日益增多,且劳资纠纷呈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市场性趋势。
如何为老百姓解决“烦薪事”?为化解劳资纠纷,优化营商环境,陈江街道强化X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积极探索构建“完善一套机制、成立一个专班、约谈一次法人、组织一次收网、开通一个账户”这“五个一”护薪模式,强化欠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努力实现让劳动者不再伤“薪”忧“酬”。据统计,2023 年陈江街道成功调解劳资纠纷 10245 宗,为劳动者追回合法工资超 1.2 亿元,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为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好组合拳
凝聚合力,跑出解纷加速度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对方还没有付工资给我们,这该咋办?”临近 2024 年春节,位于陈江的某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进入竣工验收阶段。然而,因工程进度及工程款纠纷问题,还有约
500 名工人的工钱没有支付,期间工人多次讨薪未果。此时离过年仅剩 1 个多月,辛苦一年的工资却未到手,工人们一度情绪激动,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群体矛盾。
“别着急,我们联系企业核实情况,一定帮助你们解决问题。 ”看着工人们手里的劳动合同,陈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耐心安抚,深入了解案情。 “经核实,总包方与分包方的数目已结清,但工资支付台账等材料不全,分包方与工人到现在都没有结算清楚。 ”
在此背景下,陈江街道迅速成立包案专班调解组,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及副组长,派出所、
劳动、住建、法治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开展专案处置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在清晰了解案情的基础上,专班人员化繁为简,厘清矛盾,找到“突破口”,摆下“调解局”。
1 月 16 日晚上,由陈江街道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专班人员、建设和道路事务中心、派出所联合对项目建设方、总包方以及两家劳务公司进行协商。经过反复协调,四方商讨后终于同意:项目建设方在 1 月底将 1200 万元劳务工资存入街道办事处监管账户。期间,专班人员多次督导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