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马鞍山日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7 版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助力高质量发展
——马鞍山市应急系统全力抓好高水平安全努力开创新篇章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
安全一头连着个人的生命安危, 另一头系着家庭幸福美满。 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健康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3 月 2 日,市安委会组织召开全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会议为马鞍山筑牢安全生产基础、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谋划部署。
马鞍山 2024 年安全生产怎么抓,抓什么?《2024 年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给出了明确答案。会上,《马鞍山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 年)》更是释放出意义重大的安全战略信号,深层次剖析马鞍山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方向和路径。
精于“ 工笔” 跑好“ 每一程”
安不忘危,治而不乱。
于一座城市而言,正是如此。
为此,市应急管理局按照省、市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 固本强基” 主线,坚决锚定“ 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严控一般事故” 目标,聚焦“ 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 新动力,全力防控安全风险,有效防治自然灾害,切实提升应急能力,奋力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双下降”、自然灾害“ 零死亡”,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 2024 年而言——
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治理,强化工贸行业安全整治,推进危险化学品及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提升安全监管执法效能,严肃事故调查问责。其间,组织开展 2024 年度重大危险源企业“ 消地协作”专项检查,同时确保在 2024 年底将和县、当涂化工园区创建成 D 级园区。
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将推动成立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扎实防汛抗旱准备,健全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加强震情监测、应急值守,及时核实地震宏观异常,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提升救灾救助应对水平。其间,将绘制高火险县(含山县、和县)、重点乡镇应急指挥“ 一张图”,推进霍里地震台的迁建,完成和县香泉地震台改造。
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方面: 将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深化数据归集及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保障能力建设,实施“ 互联网+危化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推进林火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建设。2024 年,将指导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工艺的 22 家企业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完成 2 家中小型油气储存企业应用,建成 4 家中型以上化工企业化工安全培训空间,建设 34 个林火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 10 人以上金属粉尘、30 人以上木粉尘企业全部接入粉尘涉爆监测预警系统。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将大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健全社会参与应急管理机制,厚植安全应急文化,强化应急管理宣传,提高舆情应对和引导能力,严格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加强“ 民声呼应” 办理,打造高效便捷政务服务环境。
方方面面聚焦马鞍山安全生产重点领域, 项项关注马鞍山安全生产长远布局⋯⋯ 2024 的应急
系统,全力抓好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讲好马鞍山“ 安全论”。
敢于“ 谋篇” 布好“ 新目标”
2024 的安全生产篇章已全面铺开,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未来三年,时间的坐标里,清晰地标注着马鞍山要实现的总目标:
第 1 页 共 3 页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八大行动”,落细落实安全生产 15 条硬措施及省 105 条、市 75 条具体举措,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从落实时间来看——
2024 年,基本消除 2023 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 年,有效压减重大事故隐患增量;
2026 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
针对重大安全风险的一批“ 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 措施落地见效,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力争减少一般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 双下降”,确保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从进度安排来看——
动员部署阶段(2024 年 2 月至 4 月) :编制印发并部署启动全面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县区、开发园区及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作出具体安排。
专项治理阶段(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12 月):各县区、开发园区及市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 八大行动”,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