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3 月/5 日/第 006 版土地
广东在夯实用途管制数据基础的同时,不断强化数据融合、深化数据服务——
材料表单在减少 用地审批在提速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全省行政许可申报材料数减少超 20%,申报表单填写项数减少超 80%;全省用途管制审批系统累计审批用地业务2 万余件,在线备案业务3 万余件,审批事项统筹率达100%,在线监管率达100%;实现用地指标下达、使用、调剂、监管、统计统一管理,项目空间准入提前判别、辅助自动组卷和智能审批⋯⋯
一系列肉眼可见的成果,源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矢志不渝地抓改革、求突破。近年来,该厅结合自然资源部改革工作部署,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不断探索实践,促进数字化转型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走向纵深,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夯实“ 三融五跨” 数据基础
实现用途管制业务链条闭环管理
挖掘机轰隆作响,工程车辆穿梭往来⋯ ⋯ 眼下,广东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茶。“ 要不是用地手续那么快批下来,项目动工还得往后延半年呢。” 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感慨。
近几年,广东立足省情实际,聚焦计划管理、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规划许可等用途管制核心业务,以自主可控“ 云专区” 为安全保障,以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库为数据驱动,以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能力支撑,整合地、 矿、 海业务系统,建设一体化的省级用途管制综合应用系统,进一步深化用途管制改革,构建政府“ 整体智治” 应用体系,统筹推进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全面高效协同体系,实现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助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
为此,广东厅积极搭建契合省情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以计划指标、空间准入、用途转用、许可审批、监测监管为主要脉络的用途管制业务链条闭环管理:在空间准入阶段,通过空间分析工具提前协调空间矛盾,明确落地要求;在用途转用阶段,通过计划指标精准管控和业务智能规则卡控,实现智能审批管控;在规划许可阶段,用地规划许可全省统一在线办理,工程规划许可部分地市引入 BIM(建筑信息模型)成果报件、“ 实景三维” 数据审查、核心指标智能检验等方法提升审批速度;在监测监管阶段,通过省级统筹建设的用途管制监管数据仓库,实现各类管控要素指标数据的统一监管,服务领导决策。截至目前,该系统共保障近 400 个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对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数据融合深化数据服务
实现用途管制应用场景融合创新
广东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数字技术向自然资源用地、用海、用林行政审批领域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与应用场景融合创新,形成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领域应用带动技术进步的发展格局,进而赋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字化审批、调查、决策、监测等各环节,为构建数字广东提供有力支撑。
——打破跨网数据交换难题,形成自主可控的“ 一张网” 特色运行模式。广东厅建成国产化自然资源“ 云专区” ,全面采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网络安全资源池和密码资源池等,融合原电子政务外网、 国土资源业务网和不动产虚拟专网,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 运行模式的自主可控“ 一张网” ,实现了用途管制数据跨网实时共享交换和部、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安全可控。
——强化数据融合统一底图底数,形成采治管用、 共享高效的数据服务体系。 广东厅建成的自然
第 1 页 共 2 页
资源一体化数据库,汇聚和管理调查、规划、管制、登记等 70 类 500 余项二三维时空数据,约 5 亿个要素,实现全省用地、用矿、用海等各项业务依据统一底图底数进行审查许可;发布和提供数据浏览、查询、分析等服务 900 余项,具备秒级空间数据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