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扬州日报/2024 年/3 月/22 日/第 008 版专版
深入践行 “十六字” 治水思路 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
践提供坚实有力的水利保障
——写在 2024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到来之际
2024 年 3 月 22 日
扬州市水利局X组书记、局长 凌国栋
扬州,襟江枕淮,水系发达、湖泊众多,水域面积约占 28%。扬州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城市、大运河原点城市,全国唯一的两大流域、两条运河“四水交汇”城市。一条古运河,南粮北运,涌动着千百年来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历史文脉;一条“新运河” ,南水北调,构建起当代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做好水的文章,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3 月 22 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拉开帷幕。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 ,“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 ,肩负着为江河代言、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守护水安全的历史使命,始终聚焦百姓幸福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与水融合,徐徐展现扬州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夺取了 2023 年水旱灾害防御重大胜利,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抓好办成了一批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水利实事,持续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节水优先,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持续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2023 年新创各类省市节水型载体 72 家,引导社会投入约 1400 万元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年节水量约 60 万立方米;全市 1795 家年用水量达到 10000 立方米的用水户全部实现按计划用水;完成 120 个取水工程、3 处水源地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灌区等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农田灌溉渠道漏损水量大幅下降,农业节水效能不断提升,高邮灌区获批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试点, “用水早知道”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据统计,2023 年全市用水总量约 35.7 亿立方米,较 2022 年下降 7%。
坚持空间均衡,现代化水网构建筑牢水安全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