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乌海日报/2024 年/3 月/14 日/第 003 版生态
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态画卷
——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曹艺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发展的战略擘画和深远考量,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 国之大者”。2023 年以来,我市全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美丽乌海。
综合治理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
在我市,矿区曾经的“ 生态短板” 变为“ 生态样板”,一座座高标准建设的绿色矿山亮出绿色名片;各企业加大绿色转型力度,多举措节能降碳;蓝天白云成为乌海亮丽名片,城区、农区面貌焕然一新⋯⋯
“ 现在,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了咱乌海人的生活‘ 标配’ ,天蓝了、树多了、水清了,公园随处可见,景色越来越美,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了。” 市民王为敏说。
生态环境的好转不仅带给市民直观的感受,更有数据佐证。2023 年,我市中心城区剔除沙尘超标天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83.3%,PM2.5、PM10 和臭氧浓度创历史最优水平,黄河乌海段水质连续 7 年保持在Ⅱ类⋯⋯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背后,凝聚着我市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干劲。近年来,我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重要指示要求,不断提质升级美丽乌海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步履铿锵,高质量发展底色绿意更浓。
我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去年以来,海勃湾区全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完成了对原旧洞沟无主矿区矸石自燃治理,对露天煤矿进行削坡、整形、覆土、边坡固化,实现矿山扬尘污染大数据分析抓拍;以传统链带动创新链,积极淘汰退出落后产能,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促进传统工厂绿色化转变,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职责;推进非电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时监控采场、排渣场、煤矸石堆场、储煤场等重点部位污染防治情况;全面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全面推进河长制,加强地下水保护,推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乌达区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 20 家化工企业实施“ 一企一策” 异味治理,深入推进工业企业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对重点企业总量排放进行监管;全力推进大气治理项目,加大区域降尘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建成区、矿区、产业园区道路清洁降尘工作;坚持“ 四水四定”原则,加强地下水管理,实施企业用水监管,开展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2023 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 1581 次,并通过开展河道环境专项整治,对河道环境治理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
海南区逐步深化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抓好重污染天气区域统筹管理,实行区域统一联动;有序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大黄河干流优良水体保护,持续开展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 划定”“ 立标”“ 治理” 3 项重点任务。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每月对水源地水质开展监测, 确保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有效提升治土清废能力,围绕“ 无废城市” 创建目标,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强化重金属污染源头
第 1 页 共 3 页
管控,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抓好工业污染源头防控。
加强监管
环境安全更有保障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始终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增强环境监管能力。2023 年,我市创新环境监管手段,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生态治理日益走向精细化、数据化、智能化。
2023 年,自治区首个“ 空天地” 一体化立体大气监测平台在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监测中心启用,至此,全市范围内空气质量实现“ 一屏可见”。此外,我市为 24 家工业企业引进“ 环保管家”,借助专业化力量辅助生态环境执法。
2023 年,海勃湾区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结合实际制定《海勃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督察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