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日报/2024 年/3 月/27 日/第 001 版
打造新国企 展现新作为 在深化提升行动中率先开局奋勇争先
河南省政府国资委X委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是习近平总书记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之后, 再次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又一次新时代国企改革重大行动。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大格局擘画改革、高标准推进改革,河南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率先启航,实施方案全国首批出台,成为全国范本。 2024 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攻坚之年, 河南省政府国资委将按照 “ 高于全国、先于全国、快于全国” 标准,乘势而上、纵深推进,着力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履行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新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打头阵、挑重担,勇当高质量发展标杆,助力河南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交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优秀答卷。
一、聚焦功能使命,全力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一是服务重大战略。围绕“ 十大战略”,聚焦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认真研究、逐条对照、主动认领,更好发挥战略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保障作用。着力打造枢纽经济新优势,围绕优化“ 两高” 加快“ 两航” 谋划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重大项目;聚焦产业新赛道,在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领域集聚资源、放大功能、加大投入,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生力军”。二是提升质量效益。实施创利增效攻坚,围绕“ 一利五率” 体系加强精益管理,完善经济运行圆桌会议等机制,做强价值创造“ 基本盘”,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合理增长、能快则快,实现开门红、全年红。做强增量,优化产品结构,抢抓市场机遇,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向市场要效益。激活变量,推动司库体系建设,对内深度挖潜,推进“ 两金” 管控和亏损企业治理,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和经营创现能力。开展降低资产负债率攻坚,形成全级次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动风险预警机制,稳妥化解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债券违约底线。三是培育一流企业。只有一流企业才能更好承担全省重大战略。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开展一流企业培育行动,落实特别监管、绿色通道、联系直通车制度,建立政策集成“ 工具箱”,在新材料领域推动平煤神马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强重点企业、后备企业培育,搭建梯次明确、结构合理、协同发展的一流企业梯队。
二、聚焦科技创新,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一是完善创新机制。落实好科技创新“ 24 条” 和“ 12 条” 激励措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提升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用好考核“ 指挥棒”,持续强化企业创新意识,“ 一企一策” 推进硬考核,确保 2025 年省管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5%、“ 科改示范企业” 达到 6%。启动省级科改示范行动,筛选培育一批具有“ 独门绝技” 的国有创新型企业,享受等同国家“ 双百行动” 和“ 科改行动” 的支持政策。二是强化科技攻关。启动国有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推动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深度耦合,加强与中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嵩山、黄河、神农种业等省实验室科研项目,持续推动创新联合体“ 开新、扩围、提质”,加快概念验证中心、 中试验证平台共建共用, 打通技术供给端和企业需求端通道, 力争实现更多 “ 从
0 到 1” 的技术突破。三是优化创新生态。以创新土壤孵化创新因子,发挥国企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通过用户企业和链主企业供需结对,推动关键技术单点突破、化点成珠、穿珠成链,让创新成果助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探索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落实科技创新责任豁免机制,让企业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科研,形成引育人才“ 小气候”“ 强磁场”。
三、聚焦布局优化,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聚焦主责主业。主业是立企之初心、兴企之要领。要以高质量落实全国国资三级规划为基础,梳理明晰核心业务。结合战略重组动态调整企业主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同主业管理,开展子企业主业核定。加大对“ 两非”“ 两资” 处
第 1 页 共 3 页
置出清力度,推动资金资源向核心业务、擅长领域集中,心无旁骛锤炼主责主业“ 看家本领”。二是推进新业倍增。深度融入“ 7+28” 产业链群建设,实施省管企业新业倍增行动,以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传统产业“ 焕新”、新兴产业“ 倍增”、未来产业“ 启航”,到 2025 年实现省管企业新兴产业营收占比、未来产业投资规模较 2022 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