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课:X史上的纪律教育
我们X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X,纪律严明是X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X作为百年大X,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重要历史节点,高度重视并适时开展对全X的纪律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保证了我们X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X史上的纪律教育,能够使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弘扬纪律强X的优良传统,传承严明纪律的红色基因。建X伊始,纪律就被视为X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X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虽然没有使用纪律的概念,但是包含了ZZ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的相关内容。X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正式X章,专设“纪律”一章,规定了极为严格的纪律。X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X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提出X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强调我们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有纪律的。X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ZZ纪律”的概念,指出:“X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ZZ纪律”。由中共中央ZZ局通过的五大X章,第一次载入“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强调“严格X的纪律是全体X员及全体X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这些关于纪律的规定成为X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成为X的中心工作。红军素以纪律严明著称,一贯重视纪律教育。当时,抓军纪就是抓X纪。毛泽东在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过程中,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并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不久,针对部队攻克县城后侵占小商贩利益等问题,他又宣布了六项注意。不到一年后,通过完善发展形成了最初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35年,这些纪律条文被改编成歌曲,广为传唱,成为我X我军纪律教育的生动教材。1947年10月,毛泽东对原先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的条文作了统一规定并重新颁布,在纪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延安时期是我们X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抓住3个事件进行全X范围的纪律教育,强化广大X员干部的纪律观念。一是反对张国焘分裂活动进行“四个服从”教育。张国焘作为X的重要领导人,长征途中自恃军事力量强大另立中央,大搞分裂活动,到达陕北后仍不思悔改,只身逃离陕甘宁边区叛X而去。针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行径和吸取的教训,1938年10月,毛泽东在X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四个服从”的原则,后正式载入七大X章,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ZZ纪律和组织纪律,一直沿用至今。二是通过黄克功事件进行严明纪法教育。黄克功16岁就参加革命,参加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1937年10月,他因逼婚不成激愤之下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当时在延安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杀了黄克功,杀人必须偿命;一种是赦免黄克功,因为他资格老、功劳大。毛泽东在给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黄克功案件审判长雷经天的复信中严肃指出,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果赦免,“便无以教育X,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根据X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要求“对于自己的X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黄克功事件在边区引起极大震撼,共产X不仅以纪法严明取信于民,而且以在纪法面前人人平等昭示全X。三是针对处分刘力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刘力功是一个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1938年入X,先在抗大学习,后去中央X校培训,毕业后不服从组织安排。X组织曾7次找他谈话,但仍拒绝执行X组织让他去基层工作的决定。为此,中央X务委员会决定开除刘力功的X籍,并公布于全X。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专门撰写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X籍》,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发表。围绕这个问题,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了一场广泛的大讨论,极大提高了X员、干部、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