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宜兴日报/2024 年/4 月/11 日/第 008 版专版
周铁镇:奏响乡村振兴“ 奋进曲” 绘就美丽乡村“ 新画卷”
撰稿 记者 侯逸双 蒋瑜
编者按:春耕始,万物生。和着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循着砥砺奋进的坚实足迹,近年来,周铁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为引领,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展开火热实践,奋力走出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美丽如画的乡村已化茧成蝶,广袤田野正升腾起新的希望!
因地制宜 挥好产业发展“ 指挥棒”
漫步在周铁镇,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生态美的田园新貌随处可见,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像一幅清新的画卷徐徐铺展。近年来,周铁镇紧紧围绕“ 藏粮于地” 这一主线,高位推动、统筹整合,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近 4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86%。“ 2024 年,我镇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 2700 亩,提档升级 1100 亩。” 周铁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农田经过高标准建设,小田变大田、“ 碎田” 变“ 整田”,实现从整地、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 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 不但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夯实了乡村振兴 “ 耕”基。
作为无锡、宜兴最早的“ 菜篮子” 供应基地,周铁镇是苏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产区,蔬菜种植面积 14000 余亩,年产量超 14 万吨。如何让小而散的种植形成产业,提升农民收益,成为周铁镇X委政府长期以来的思考题。“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兴农助力产业转型” 成为新的解题思路。周铁镇镇企联动使出“ 关键招”,投资 8000 万元对太湖湾蔬果产业园进行提档升级。眼下,一期 85 亩蔬菜大棚及配套设施已建成投用。除了茄子、西红柿、黄瓜等常见的蔬菜种类,园区还从大洋洲引进了甜杆西蓝花试验种植。此外,园区也在试验新的种植模式,提高产量和适口度,一旦技术成熟,便会推广给周围的菜农。比如会“ 攀爬” 的西红柿苗便是采用了浙江农科院的嫁接技术,具有更好的抗性,可以有效缓解菜农因为常年种植一种蔬菜而带来的病虫害问题。新技术使西红柿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目前已经在菜农中推广。
在棚内种植有序开展的同时,产业园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建设也在逐步推进,预计园区建成后,可带动 1500 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可解决农村 200 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80%以上,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比普通农民年收入可增收 1 万元以上。此外,周铁镇还将对产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对向阳河、旧渎河、横柑渎港三条主要河道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生态沟渠建设、养殖废水治理、绿色防控落实等措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打造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 科技+人才” 激发乡村振兴“ 新动能”
以人才作为基石,以科技作为生产力,才能激活乡村振兴“ 一池春水”,才能彻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 新动能”。许海兵作为市金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深耕良种开发、研究事业,是不折不扣的 “ 土专家”。在许海兵的牵头下,金穗种业承包王茂村 2200 亩土地建设繁育基地,用于水稻、小麦种子的生产繁育,以及新品种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并组建市沃丰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周铁镇及周边农户提供水稻种子、育秧、栽插、施肥、收割到烘干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金穗种业每年生产销售稻麦良种超 500 万斤,先后荣获江苏省特色优势种苗中心、无锡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等称号,并通过了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