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益阳日报/2024 年/4 月/17 日/第 001 版
以文为媒 绘就山村新画卷
——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综述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果 通讯员 黄阳利 谭云鹤
4 月 9 日,记者走进安化县清塘铺镇苏溪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青山如黛,绿水潺潺,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沃野田畴,溪流欢歌,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田园画卷。
近年来,苏溪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如今的苏溪村,不仅自然环境优美,更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热土。
崇学向善 以文化人
苏溪村,一个因文化而闻名的村落。在这里,每一座老宅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条小巷都流淌着文化的气息。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挂着“ 博士之家”“ 硕士之家” 牌子的家庭。这些家庭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更传承了一种崇学向善的精神。
“‘ 崇学向善,耕读传家’ 是我们苏溪村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我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就
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走进挂着“ 博士之家” 牌子的家庭,家里的老人李
梦娥满脸自豪地说,苏溪村的大部分孩子在家庭的熏陶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具备了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溪村X总支部书记邹文辉介绍,近年来,苏溪村走出了 11 位博士、28 位硕士、
136 位学士,这些优秀的学子们正是苏溪村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的有力证明。
在苏溪村,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家庭,更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苏溪村村两委和湖南城市学院驻村工作队定期在村里开展文艺晚会、春联义写、广场电影、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修建了苏溪文化广场、篮球场、口袋广场等文化设施,将村部办公楼公共区域改造成拥有近 4000 册藏书的苏溪村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文弢介绍,村里还通过召开屋场会、查询历史档案、走访高寿老人等方式,全方位挖掘苏溪故事,梳理编写近 3 万字的《苏溪志》,提炼出“ 好学”“ 尚学”“ 善学” 的文化传统,明确苏溪“ 崇学向善,耕读传家” 的民俗文化精神,并将之融入村庄建设和村民生活。
乡风文明 以文聚力
在苏溪村,崇善向学的文化氛围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的行为举止。漫步苏溪村,干净整洁的街道、郁郁葱葱的绿化带、错落有致的民居⋯⋯这些都是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营造美好家园的生动写照。
“ 苏溪村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