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恩施日报/2024 年/4 月/18 日/第 005 版利川观察
利川市建南镇:“ 三治融合”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全媒体记者 张宝训 通讯员 周玺
利川市建南镇聚焦“ 药材大镇、水果新镇、能源重镇、边贸名镇” 建设目标,坚持“ X建引领、创新驱动、因地制宜、三治融合” 基本原则,建立X委领导、政府治理、法治保障、社会协同、民众参与、村民自治的乡村治理模式,有效发挥自治、法治、德治“ 乘数效应”,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自治激发“ 共同缔造” 新活力
“ 遇事就找‘ 陈干部’ 。” 在建南镇箭竹溪片区,找陈云福调解已成为村民的习惯。
2019 年 7 月,建南镇箭竹溪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陈云福任主任,王绍清、彭世美等退休老X员为成员。箭竹溪片区下辖 10 个自然村,调解委员会承担了片区 70%以上的纠纷调处。
其实,在建南镇,这样的调解委员会并非唯一。
该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推选、提名、投票选举产生,30 个村(社区)自主选举 98 名村民委员会成员;同步推选同级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村(社区)“ 两委” 干部廉洁履职行为,加强村级X风廉政建设。鼓励X员干部尤其是村“ 两委” 班子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参与自治组织,引领自治组织健康发展。
有组织,还得有机制。建南镇结合“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的要求,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意见,共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30 个,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 120 个。充分利用“ 一约四会” 完善民主协商制度,践行“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 理念,推动治理一线再前移。组织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专项行动,盘活土地、资产、宅基地资源,培育发展白柚、蜜橘、香猪、咸菜、黄连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容貌坪村村企共建黄连种植加工、中驰村“ 一颗奋斗的柚子” 水果产业等一批村级经济发展示范品牌。
在建南的村村寨寨,一个个老X员、一位位乡贤,汇聚起基层治理的磅礴力量。全镇广泛组
织动员X员、干部、小组长、乡贤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凝聚治理力量。
吉林村矛盾纠纷调处积分激励机制、“ 1 个平台+2 个契约+3 级机制” 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
机制在全镇推广,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发挥中驰村共同缔造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林口社区、吉林等村广泛开展“ 共同缔造”。2023年以来,村级自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420 个,完成美丽庭院建设 369 户,村民自发筹资 15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投工投劳 2200 人次。
法治强化“ 共同缔造” 新保障
“ 还了我公道,我彻底服气了。” 近日,林口社区居民陈某感慨。
原来,陈某与邻居因土地边界问题“ 拉扯” 多年。为此,建南镇组建专班,调查取证,并引导陈某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目前,此案已由建南法庭判决,结案并执行到位。
建南镇X委、政府坚持法治理念,重视培养基层干部法治思维,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执法,将政府涉农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审慎用权,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律师参与制度,确保决策合法合规。执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严格用法,公正执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全面推进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