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华工商时报/2024 年/4 月/11 日/第 002 版要闻
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创新动力
市工商联召开“ 新质生产力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
本报记者 陈明 通讯员 苏显中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都民营经济如何向“ 新” 求“ 质” ?日前,成都市工商联(总商会)召开“ 新质生产力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
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X组书记廖俊出席会议并讲话,成都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俞建出席会议并为市工商联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和特约专家颁发聘书,会议由成都市工商联X组成员、副主席刘嘉主持。成都市政协工商联界别部分企业家委员和来自成都各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域的特约专家 40 余人参加会议,大家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交流讨论,共同为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建言献策。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
民企如何开展战略转型
四川大学商学院X政办(综合办公室)主任唐建民认为: “ 企业在开展转型时应首先思考企业当前处于哪个成长阶段、发展的战略重心是什么?其次,企业的内部组织能力是否能够支撑企业战略转型?要从战略和组织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和谋划,转型的时、度、效,要与企业的能力相匹配。”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天府艺创集团董事长李宜红表示,公司作为传统产业企业,将从企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入手开展产业转型,企业模式采取合伙人扁平化机制,产业形态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坚信在X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培育发展更多新质生产力。
优化民企创新环境
持续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圈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创新,随着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赛道细分和专业度不断提升,上下游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要及时更新制定更加精准的知识政策,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四川省政协委员、展鸢生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孙磊发言表示,创新需要信心,面对未来不确定性,企业要有长时间和持续性投入的信心,创新是有风险的,政府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