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4 年/4 月/13 日/第 002 版综合
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 抓实抓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应急管理部 2024 年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新闻发布会实
录摘登
本报记者 周佳晨 整理
4 月 12 日,应急管理部举行 2024 年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智慧、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司长汪崇鲜、调查评估和统计司司长李豪文,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孙毅军出席发布会,介绍安全生产相关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指出,二季度生产经营活动将全面进入旺季,群众出游出行、物流仓储运输等也更加活跃,各类安全风险明显加大,安全生产工作须臾不可放松,必须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记者:今年初,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
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 ,请问最新进展如何?
汪崇鲜:自三年行动部署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推
动各项工作有序积极开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治本攻坚重点任务稳步推进。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各级X政主要领导累计专题研究 1.7 万次、带队督导检查 3.3 万次,推动治本攻坚“ 八大行动” 落地。各有关部委加强分管行业领域工作推动,15 个部委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专题部署,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及分工、时限。大部分中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企业实施方案,推动将治本攻坚任务要求覆盖到班组一线。
二是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持续深化。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共排查重大隐患 8.1 万项、整改率 84%,其中企业自查重大隐患占比近 40%、整改率 90%,企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地各部门狠抓精准严格执法,共实施行政处罚 55.4 万次,约谈通报各地及部门 5353 次,责任倒查追责问责 1239 人,推动消除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
三是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央X校、应急管理部等联合举办全国矿山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视频培训班,带动全国矿山企业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各地累计开展安全宣传 57.6 万次,其中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2.7 万次,开展基层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能力培训 4.2 万次,“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的氛围愈发浓厚。
四是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制修订工作,强化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各地区持续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累计升级改造、淘汰落后设施设备 62 万多项,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统筹力度,继续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八大行动” 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效。
部分地方和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南方都市报记者:从重点行业领域来看,一季度安全生产总体情况有什么特点?
第 1 页 共 5 页
李豪文: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从部分地方和行业领域来看,仍有一些典
型事故,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矿山方面,风险主要集中在瓦斯方面,一季度发生两起瓦斯典型事故,一是河南平煤神马集
团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二是安徽淮南矿业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
危化品方面,风险主要集中在特殊作业和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方面。
工贸行业方面,风险目前主要集中在铝加工、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作业方面。
交通运输方面,疫情平稳转段之后,人流、车流、物流相当密集,人员出行较为集中,客运风险不容小觑。山西临汾发生一起大巴车撞向隧道的交通事故,造成 14 人死亡、37 人受伤。该事故不仅暴露出司机违规操作的问题,也暴露出车上大部分乘客没有系安全带的问题。安全带就是救命带,因未系安全带导致伤亡扩大的现象屡屡发生,有关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应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媒体也需宣传“ 上车首先系安全带”,督促广大乘客养成良好习惯。
建筑施工方面,其事故总量已超过道路运输的事故量,成为第二大事故集中多发的领域。
燃气方面,城市燃气集中整治以来,事故总量下降较为明显,但燃气管道方面的安全风险值得关注。3 月 13 日,河北燕郊发生一起燃气事故,造成 7 人死亡、27 人受伤。一些地方第三方施工勘挖导致燃气管道破损泄漏引发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此外,近期部分地方的火灾事故暴露出“ 九小场所”、医院、学校和养老院等安全风险较高。
1 月 19 日,河南省南阳市一小学发生火灾事故;1 月 24 日,江西省新余市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一季度除发生 4 起重特大事故、 76 起较大事故之外, 还发生 42 起涉及 10 人以上的涉险事故,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行业领域。
把打通“ 生命通道” 作为火灾防控的重点
封面新闻记者:在近期发生的火灾事故中,铁栅栏、铁丝网等成为影响人员逃生以及灭火救
援的障碍物。为打通生命通道的“ 难点堵点”,请问目前开展了哪些行动?
孙毅军:相当多的亡人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都与安全疏散有关。今年发生的河南南阳“ 1· 19” 重大火灾事故、江西新余佳乐苑临街店铺“ 1· 24”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暴露出防盗网、广告牌等障碍物影响人员安全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问题。多年来,各级消防部门始终把打通“ 生命通道” 作为火灾防控的重点,持续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治理。但这类问题隐患动态性较强,容易反复出现。
为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今年 1 月 26 日,国务院安委办、国家消防救援局部署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把安全疏散条件不足、违规设置防盗窗和广告牌列为整治重点。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关于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通告》,深入推进“ 拆窗破网” 行动;紧盯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违规设置铁栅栏、防盗网等障碍物问题,组织全面排查、严格执法整治、强化警示教育、实施综合治理。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 截至 3 月底, 各地共依法拆除违规设置的铁栅栏、 防盗网、 广告牌 360余万处,合计 1295 余万平方米。
下一步,国家消防救援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坚决整治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问题隐患,坚决推动拆除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防盗网等障碍物,进一步建立健全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机制、责任链条和防控体系,有效防范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更好地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
出台 51 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交通广播记者:近两年各行业领域先后制定、修订出台 51 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请问制修订隐患判定标准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下一步如何更好推进相关工
第 2 页 共 5 页
作?
汪崇鲜:去年,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经过近一年的大力推动,共制定、修订出台 51 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基本涵盖各行业领域实际需求。行动期间,各地依据相关判定标准,共排查重大事故隐患 39.5 万项,同比大幅上升,排查质量明显提高,制定、修订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分必要。
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落实相关要求,必须要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切实提高排查整治质量,推动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这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根本要求。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就是要明确安全检查的重点,这样可以更好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更好指导各有关部门开展精准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执法,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