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毕节日报/2024 年/4 月/19 日/第 001 版
“ 农机大军”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毕节市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龙媛
农机显身手,农业迈大步。
近年来,毕节市以加快农业现代化为着力点,结合农业产业特色和生产需求,聚焦“ 丘陵山区适用小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 建设,切实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不断促进耕地宜机性、农机适用性、农艺匹配性、人才适用性、服务高效性,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田建设相融合相适应,逐步实现农机服务专业化,为全市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保障。
2023 年,毕节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农机所)着力提升农业产值和效益,在粮食作物优势产业方面积极推广先进农机技术,积极申请农机应急服务体系资金,培育 9 个农机应急服务体系建设,2 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目标超额完成、255 个涉农乡镇已实现农机服务组织(含农机大户)全覆盖。

4 月的毕节春意盎然,正是春耕好时节,旋耕机、点播机、植保无人机等多种农业机械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目前,全市已有 20 万余台(套)农机投入春耕生产中。
“ 多个品牌的农用无人机进行了预设航线自主飞行、定量喷药等多个项目的演示。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和种植户及农机经营组织对无人机飞防技术和爬山虎自动运输的了解和认可,促进全市小麦、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 在大方县举行的毕节市无人机和爬山虎等补短板小型适用农机装备演示观摩会上,市农机所所长刘毅说。
市农机所通过深入一线蹲点调研,积极与中国农大、西南农大、广州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贵州省农机研究推广总站、贵州省山地农机研究所等单位加强合作,以产、学、研、推为出发点,加强农机农业融合,重点在威宁、黔西、大方、织金等地积极推广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和适宜丘陵山区新机具的应用,将农技服务真正落实到田间地头。
目前,市农机所通过组建农机人才团队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在威宁实施《丘陵山区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项目》 ;与中国农业大学在黔西实施《大豆、玉米、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械化装备田间试验与技术集成项目》等,积极整合资金用于农机应急体系建设及农机化发展,依托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贵州大学、贵州山地农机研究所,构建农机装备研发协同创新机制。

今年 3 月,市农机所联合市农业区划中心、市农机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到赫章县开展省科技支撑项目《丘陵山区半夏生产机械化关键装备研究与示范》样机田间试验暨“ 农机田间日活动”,在开展半夏播种机田间试验播种作业时,针对播种机在播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组技术人员进行了再次改造,最终播种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