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上饶日报/2024 年/4 月/2 日/第 001 版
田畴沃野好“丰”景
——上饶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龚俊慧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
从鄱湖之滨到信江河畔,从城市郊区到山野乡村,田畴沃野生机勃勃,处处写下农业产业化
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这是希望的田野,亦是“浓”墨重彩的上饶。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之际, 2024 年全省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这是展示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上饶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强劲的助推器。
回望过去的一年,作为全省农业大市的上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区域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强特色 优布局
规模化发展强县域
一颗马家柚,飘香千万家。
今年 3 月,由广丰农文旅发展集团旗下的品牌“饶有丰味”马家柚入选首届江西特色伴手礼名单。
马家柚从广丰而起。2009 年,当地把发展马家柚列入农业产业“一号工程” ,先后投入上亿元进行种植奖补,大力推广种植。随后,马家柚在上饶全域推广,全市马家柚种植面积发展到 45万亩、 年产量达到 50 万吨, 综合产值达 60 亿元。 而仅在广丰一域, 马家柚种植面积达 19.5 万亩,千亩以上种植基地 13 个,百亩基地 300 余个,年综合产值超 30 亿元。
发展农业产业要在“特”字上精耕细作。
素有“中国最美乡村”美名的婺源,也被誉为“千年茶乡” 。作为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婺源高标准谋划推动,积极构建“三茶”统筹发展新格局,做优茶产业、做响茶品牌、做大茶经济,建成了一批有机示范茶叶园、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培育了一批专业大户、专业乡镇,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婺源成为全省茶叶出口第一大县,婺源绿茶更是闻名遐迩。截至目前,婺源注册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达 400 余家,其中规上茶叶企业 29 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 2 家。全县茶产业年综合产值 54.88 亿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除了耳熟能详的广丰马家柚、婺源茶叶,还有万年贡米、铅山红芽芋、横峰葛……在上饶,
农业产业县县有特色、县县有品牌。
我市立足资源禀赋,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各地集中力量重点发展 1-2 个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以“广信油茶、广丰马家柚、玉山香榧、横峰葛、弋阳雷竹、铅山红芽芋、德兴中药材、婺源绿茶、万年贡米、余干水产、鄱阳虾蟹”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特色种养总面积超过 600 万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12 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5 个、 “盒马村”4 个,
第 1 页 共 3 页
形成了乡村产业新增长极。
育龙头 延链条
精深化加工提效益
2023 年 6 月 29 日,我市率全省之先来到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杭州市,开展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雏鹰振飞”专题招商签约活动。
一次西子湖畔的相约,签约项目 30 个,既有高科技的食品加工项目,又有现代化的种植养殖项目,还有综合性的休闲康养项目。尤其是与阿里巴巴签订了乡村振兴框架合作协议,让上饶一举成为阿里巴巴在江西省首个整体合作的设区市。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我市组建农业招商小分队,紧盯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上市公司、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面向龙头企业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河南、山东及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农业强省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大企业、大资本。去年以来,全市共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