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海东日报/2024 年/4 月/1 日/第 002 版要闻
强农业富农民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访海东市农业农村局X组书记、局长保秀萍
本报记者 陶成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
的重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 三农” 工作再次成为热度话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海东市作为青海省农业大市,将如何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答好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海东市农业农村局X组书记、局长保秀萍。
记者:我市农业农村部门是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全国两
会精神落到实处的?
保秀萍: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ZZ性、思想性和指导性。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过去一年的发展成就,从中进一步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决心。我们将抓紧对照梳理、逐项研究全国两会对“ 三农” 工作的部署要求,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决策部署上来, 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 认真找准 “ 三农” 工作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抓紧研究农业农村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抓手和务实举措,创新工作思路,结合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特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海东建设成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新样板。
记者: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作出战略部署,
对此您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海东将怎样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秀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最为丰富,农民对数字技术的需求最为迫切,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数字乡村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的高质量实施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我们将以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为目标,立足中心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信息化“ 国家队” 优势,始终以“ 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 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