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经济日报/2024 年/4 月/9 日/第 003 版县域
武山:文旅深度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甘肃·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近年来,武山县紧盯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渭川文化,全力打造景区景点,
着力打造“ 十有武山· 祈福圣地” 文旅品牌,举全县之力高位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高位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武山县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提出了围绕水帘洞大景区这一核心,挖掘红色文化、祈福文化、石窟文化等十种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渭河流域特色文化小镇、城关特色餐饮小镇、洛门文旅商贸重镇、温泉康养小镇、鸳鸯红色文化小镇、滩歌茶马古镇、四门食醋产业小镇等“ 七个小镇”,培育鸳鸯玉器、渭河奇石等“ 十个产品”,形成石窟走廊、红色线路、油菜花海、古道寻踪、高山草原、城市记忆、渭水寻源、乡村旅游、产业基地、三国古战场等“ 十个特色亮点” 的“ 11711” 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结合县域资源禀赋,总结了“ 山雄、水秀、洞天、泉汤、鱼鲜、菜香、文脉、武魂、玉润、人杰” 的“ 十有” 县情特点,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旋鼓舞)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韭菜之乡、陇上玉器之乡。
深入开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动,渭川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快创建,成功举办两届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研讨会,成立了渭川书院、渭川盆艺协会、渭川文化研究中心、渭川文化产业研究院,谋划实施渭川文化产业园项目,《武山十有》出版发行,评选推出“ 武山十景” 等地域特色品牌 50 个,建成洛门蓼阳教育博物馆和农耕文化博物馆,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费山村毛泽东长征宿营地旧址、刘坪X支部旧址被评为天水市第一批中共X史教育基地,“ 渭川文化” 凝聚了全县上下的思想共识。
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近年来,武山县坚持 5A 级旅游景区创建领航全域旅游发展,水帘洞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推进,启动木梯寺 4A 级旅游景区创建,龙台马年、董庄、四门南坪成功创建为 3A 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景点旅游向全景旅游转变,精心打造了以水帘洞、木梯寺、禅殿寺为主的石窟文化旅游线路,培育形成了以温泉汤浴养生、油菜花海观光、乡村民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