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855


2024年5月
在中资企业协会成立20周年招待会暨比利时卢森堡中国商会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驻比利时使馆临时代办吴刚
(2024年5月21日)
尊敬的彭刚公使、何壁清会长、德威特主席、龙铎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与各位朋友相聚一堂,共同庆祝比利时卢森堡中资企业协会成立20周年,共同见证协会正式更名为“比利时卢森堡中国商会”。
过去二十年,中企协围绕创会宗旨,聚焦会员需求,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中比、中卢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引导中资企业合规经营,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和服务当地社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值此喜庆时刻,我谨代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向中企协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中企协全体会员过去二十年为推动中比经贸合作所做的不懈努力。
今天,更名后的商会站在新的起点,拥有广阔前景,希望商会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中比经贸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企协不断成长的二十年,也是中比关系深入发展的二十年。二十年来,特别是中比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十年来,两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层面交往持续深化。今年1月,德克罗首相成功访华,习近平主席与他会见,两国领导人积极推动了双边关系发展。
二十年来,中比经贸合作呈现良好韧性。2023年,中比贸易额超过2820亿元人民币(约合360亿欧元),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双方企业合作不断拓展。菜鸟列日智慧物流枢纽项目巩固了比利时作为欧洲物流枢纽的地位;中比科技园积极促进两国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一些科技企业已入驻园区;中远海运泽布吕赫码头提升了比利时港口的国际影响力。比利时Syensqo、Umicore等企业看好中国市场,在华业务不断扩大,实现了良好发展。两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座的各位亲自参与其中,为中比经贸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频频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特别是中国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等话题,指责中国新能源产品冲击国际市场。我愿郑重强调,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的虚假叙事和无理指责根本站不住脚。我从三个方面做出阐释。
一是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需问题要从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国。不能因为一国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贴上“过剩”标签。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约80%、50%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客机也大量出口。美、欧、日产品出口就合理,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就“过剩”,逻辑何在?
二是中国不存在大范围、持续的“产能过剩”,没有对外输出所谓“过剩产能”。中国相关行业的产品主要供给国内市场,并没有大规模对外输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949.5万辆,其中国内销量占87.3%,出口量仅占12.7%,为120.3万辆。同期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仅占全球销量的8%。同时,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超过3.1万欧元,高于国内售价,不存在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