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5 月/13 日/第 004 版法治调研
积极探索一线民警人性化执法
唐列 重庆市荣昌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副区长 区公安局局长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提升。警察作为执法者,其素质和执法方式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公信力和满意度。当前,信息传播手段迭代升级,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展迅猛,“ 镜头下执法” 成为接处警工作中的普遍情形,一线民警人性化执法是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现代执法文明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体背景下人性化执法的必要性及正向效应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各类短视频平台高速传递,这给民警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由于少数民警执法不规范、不严谨、不到位而引发了舆论炒作,造成负面影响,损害法律权威和警察形象;另一方面,部分自媒体歪曲事实、断章取义,恶意传播碎片化执法现场视频,给一线民警造成困扰。一线民警在执法中坚持人性化,以实际行动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不仅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展现公安机关的人文关怀,而且能够以实际行动感化执法对象,唤醒他们的道德良知,促使其更愿意配合执法。同时,人性化执法能够促使民众和公安机关加强沟通,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传递公安正能量。
二、新媒体背景下一线民警人性化执法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不断推进,公安机关的职能和角色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舆论和
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安机关人性化执法的实施与落实。
首先,随着法律不断完善,全民的法治观念、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对公安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新媒体为群众自由表述观点、抒发情绪、反映诉求提供了平台,一旦出现执法不规范、态度冷硬、徇私舞弊等行为,较之传统的投诉方式,新媒体舆论监督更具有交互性、便捷性。
其次,一线民警对人性化执法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将人性化执法错误理解为人情执法。人性化执法的行为以及结果都是在法律明文规定中进行的,改变的是在执法的过程中多一些对犯罪嫌疑人以及被执法主体的尊严保护,人情执法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又如,将人性化执法错误理解为差别执法。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一视同仁,就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满。同一部法律对不同的人群执行不同的标准,这不符合法治精神。人性化执法是要求警察摒弃权力本位的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发挥人民警察的职能。
最后,一线民警人性化执法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民警自身的法律素养、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现场执法时,有的民警面对质疑不能熟练地运用法言法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捍卫法律威严。部分民警在现场执法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绪,激化了矛盾,导致本来完全可以控制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