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舟山日报/2024 年/5 月/29 日/第 004 版舟山关注
“平安舟山”建设 20 周年,市司法局——
厚植城市法治肌理 绘就平安和美画卷
记者 汪超群 通讯员 黄帧
今年是“平安舟山”建设 20 周年。
在 20 年的非凡历程和变革实践中,市司法局以“八八战略”和“枫桥经验”为指引,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联动机制,提升智治赋能基层治理水平,提高全民普法工作质效,从“保一方平安”到“促长治久安” ,牵引平安法治一体协同推进,实现新的跨越,为我市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推进“四个舟山”建设,厚植了城市法治肌理,绘就了平安和美画卷。
人民调解有新招 “海陆联动”来“撑腰”
海上渔船碰撞等纠纷复杂多变、相关责任难认定。如何破解处理难?市司法局积极构建新时代社会综合治理新体系,将人民调解化作一把化解纠纷的利剑,直入事件中心,斩断矛盾纠纷的“盘根错节”。
2022 年, 普陀一船只和临海一船只在作业靠拢时不慎发生碰撞, 造成双方船体均有局部损坏。普陀和临海两地迅速启动快速联动机制,开辟绿色通道,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快调快结,仅用 3 小时就化解了这起纠纷。
将“枫桥经验”从陆地应用到海上,大力突出“海洋” “海岛”元素,打造“海陆联动”跨区域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市司法局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以延伸工作载体为根,在岛内交通、近海作业、远洋捕捞等领域,分类培育定海海上的士、普陀虾峙远洋调解、岱山人民调解示范船、嵊泗枸杞海上牧场等“一地一特色”调解品牌,并依托品牌带头船多手段管控,实现海上纠纷可防、可控新模式,形成简易纠纷海上调解船自我调处、一般纠纷调解小组参与调处、疑难复杂纠纷“海陆联动”调处、重特大纠纷多部门联合调处的工作机制。
以打破地域限制为先,推动我市与省内 13 个沿海涉渔市县、25 个涉渔乡镇、36 个渔业村联谊结对,与上海市崇明区、福建泉州、宁德等地签订“海事渔事纠纷人民调解协作书” ,与台州三门、临海渔业主管部门成立渔业纠纷联合协调小组,打通船籍港与靠泊港的部门沟通联络渠道和矛盾纠纷化解通道。 今年上半年, 全市海事渔事纠纷调委会共受理调解跨县区海上渔事纠纷 154起,跨地市海上渔事纠纷 39 起。
以数字共治共享为机,推进“海上矛盾纠纷化解一件事”特色应用试点,实现海上矛盾一码受理、调处流程一体运行、分析研判一图展示。同时,依托全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同应用系统,将矛盾纠纷逐级分流过滤,做到事前预防、源头化解,事中协同、系统集成,事后评价、研判分析。我市通过该应用系统已累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3300 余起。
市司法局还积极探索《舟山市远洋渔业产业合规指引》等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深化“法随远洋”普法品牌;建立涉海商事案件诉前调流程,确立“诉前调解+诉中和解+司法确认”制度;搭建“船员 72 小时逆推辨认” “前科船舶船员预警”应用模型,形成十里渔港“治安热力图” ;搭建应用“海上枫桥”浙里矛调线上调解全业务链条,线上化解率 97.22%,实现数据治海。
44 支队伍、710 名调解员、3600 余件矛调案件……作为市司法局探索打造海岛特色社会治理的一张“新名片” , “东海渔嫂”调解员志愿者队伍正逐渐成为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
第 1 页 共 3 页
“海上枫桥经验”的亮点元素,在彰显司法行政“大调解”职能优势的同时,收获了首批省级“金
口碑”人民调解区域品牌等荣誉。
联合管控破难题 精密智治促“共富”
在“海之矫”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联合管控应用海图上,出海作业社区矫正对象的人员资料、船只信息都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借助在线签到、远程点验、视频抽查等功能,相关执法部门可实时查看船只人员轨迹,实现海上作业社区矫正对象精准有效监管和合法权益保障“两不误” 。
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海洋治理的不断深化,舟山因涉海涉渔犯罪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数量持续攀升,占在册社区矫正对象三成以上,这类特殊群体 80%系家庭唯一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强烈出海谋生需求。
如何打造海上监管精密智治范式,让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管得住、回得来”?
市司法局牵头出台全国首个针对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外出活动的工作机制,在全国首创“海之矫”涉海涉渔社区矫正对象联合管控应用,通过归集运用多部门数据、构建联动协作模式、优化外出审批流程、开通就业绿色通道,形成了监管监督帮扶“三位一体” 、靶向矫治的工作格局,为全国沿海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舟山方案” 。
“海之矫”应用上线以来,全市累计审批 256 名社区矫正对象从事海上作业,人均年收入增加 13 余万元,其中 20 余名职务船员社区矫正对象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 300 余个。
去年 4 月,最高检、司法部联合在我市召开现场交流会,向全国沿海省份推荐舟山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