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财经报/2024 年/5 月/16 日/第 005 版产业
财政政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赋能
本报记者 戴正宗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是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财政部门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所在。
近日,走进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阳坊工业南区的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华福)智能制造全数字化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 AGV(自动导向搬运车)在车间内自动穿梭,运输高压变频器柜体。
“ 配电柜生产遵循传统的产品定制化设计生产模式, 我们通过数字赋能, 通过客户订单接收、来料检验、生产制造、客户验收及产品运输等环节,打造了‘ 端到端’ 的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系统。” 利德华福智能制造全数字化工厂总监马钰锦表示,目前,数字化生产系统整合开发了 12 个运营模块,通过链接所有工厂运营数据到统一平台,实现了可视化管理。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不断提升客户交付体验。
作为昌平区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利德华福为北京市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
示范和借鉴样板,也成了北京市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形态。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北京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副处长陈鹤中介绍,去年,北京市安排了 1 亿元专项资金,支持 493 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并精选一批集采通用性数字化转型产品,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需要。今年,北京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运营超 100 家“ 专精特新服务站”,集聚市区两级政府和市场服务主体的资源力量,为中小企业打造“ 5 公里服务圈”,通过数字化场景赋能,推动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据介绍,为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去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首批择优确定 30 个试点城市,下达奖补资金 30 亿元。今年,两部门再次印发通知,部署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两部门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聚焦企业需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培育高水平“ 小快轻准” 产品。二是推动“ 链式” 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三是两部门今年将选择 35 个左右城市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试点城市为地级市及以上,包括各省(区)的省会城市、其他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专精特新发展铺路搭桥
实践证明,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去年 3 月,一款名为“ 牛顿” 的全流程骨科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平台成功完成一系列脊柱微创科研手术。
第 1 页 共 3 页
手术中,“ 牛顿” 的 3D 影像算法以及人工智能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为医生提供精准的手术规划及术中引导;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又能保证器械操作安全可控,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实时力反馈技术让医生获得真实的“ 手感”,以适时调整动作;超低剂量图像处理技术,可大幅降低术中辐射,让医生摆脱铅衣带来的沉重负担。
“ 牛顿” 不但填补了内镜微创手术领域的空白,还标志着我国在全流程一体化骨科微创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原研创新、产品开发和实际应用达到顶尖水平。自主研发“ 牛顿” 的北京歌锐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已积累近 20 年的经验,且在前不久成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