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4 年/5 月/11 日/第 011 版理论
只一湾清水拂半袖尘
西南大学 戴心蓝
摘要: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当代愈发重视的关键一环。本文从廉洁的现状与概念入手,浅谈廉洁教育、家风、学风及其实现路径,并联系社会实际,号召新时代新青年传承好廉洁文化,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清廉青年。
关键词:廉洁;廉洁教育;廉洁家风;廉洁学风
亘古亘今,中华为文明之邦,泱泱上下五千年传廉洁之风经久不衰,茫茫南北神州大地植廉洁之魂于华夏血脉。揆诸当下,物质与精神之追求愈发多样纷繁,难免滋生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之辈,方是时,物欲横流,心为物役,沦为虚浮名利之囚。屹立百年未有大变局之潮头,我辈若欲乘时代之风扶摇直上,步步生花,更应以廉洁文化,涵养时代新风,掬一湾清水,闻花香四溢。
何为“ 廉洁” ?屈原已于《楚辞》作出生动诠释:“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1]孙中山先生“ 天下为公” 四个字是最为浅显俗易懂的阐析,徇私何谈为公。
此外,廉洁之精神力量远不止此。《大学》有言:“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反推之,一个廉洁的人,能够为国为民为天下谋,其必然心正身已修。廉洁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品质,它先在人的内心生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然后才外显。廉洁对于个人,是强大,亦是高尚。
然上文已提,今者社会利益纷繁,虚名物欲竟不能绝。吾辈,廉洁奈何?唯有倡导风气于各
业。师风当廉洁、家风当廉洁、学风当廉洁⋯⋯尔东南西北风,皆当廉洁!
且看其一:师风当廉洁,长怀教育之责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秉廉洁之心,担教育之责,种桃李满园。
“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 鞭策师者修生养德,锤炼过人之资,引导正确方向,培育栋梁之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之道,贵在廉洁。廉洁不单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以文化人的力量。
坚守责任,爱岗敬业,不忘初心,热爱教育,立于三寸之台而廉洁从教。张桂梅老师扎根贫困山区 40 余年,涵养教坛清正之风,传递教育责任担当,让大山之子相信“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改变无数山村孩子的命运;张玉滚校长千磨万砺,拿起勺子做饭、握起剪刀裁缝,成乡村教育守望者。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争做“ 四有” 好老师。新时代教育强国征程中,教师应当视自己为示范,将内心廉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社会应系统安排和重点选择廉洁教育的内容,着力启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同情心,充分利用思想ZZ教育契机和平台将廉洁教育与ZZ教育结合起来[2]。
且看其二:家风当廉洁,贵在严家训立品德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以“ 廉洁之气”,陶精神品格,成朗朗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