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5 月/13 日/第 004 版法治调研
信访工作法治化要处理好“ 六个关系”
盛美军 吉林省信访局副局长
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和必然路径,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从理念树立、理论研究、制度构建、路径指引、人才保障等各方面统筹管理、同步发力,重点要处理好“ 六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ZZ与法治的关系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X的全面领导,要重点把握好“ 三个属性”:
把握信访工作ZZ属性。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应遵循“ 为民解难、为X分忧” 这一ZZ要求,充分了解群众疾苦、摸清群众诉求,着力化解矛盾纠纷,更好服务X和国家大局。
把握信访工作群众属性。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真正
让群众通过信访工作法治化感受到公平正义。
把握信访工作法治属性。 《信访工作条例》为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要坚持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二、正确处理信访法治化与法治体系建设的关系
信访工作必须放在依法治国大框架内,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统筹思考、整体推进。具体要做好
“ 两个对接”:
与法治政府建设相对接。信访工作法治化涉及方方方面,必须通盘考虑,与法治政府及地方、部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有效衔接。比如,通过预防法治化,重点查找在政府决策、制定重大政策、制度设计、部门监管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从根本上防范信访问题发生。
与基层治理体系相对接。信访机制不仅是反映民意的渠道,而且是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大多数信访发生在基层,基层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要狠抓源头治理,与决策前端、化解中端、倒查末端各环节相衔接,坚持标本兼治,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三、正确处理程序规范与实体公平的关系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要真正让群众诉求依照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
法的结果。
受理要精准。按照依法分类处理清单,厘清边界、分清性质、明确管辖,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规定范围受理交办,让群众知道由谁来办、怎么办。对不予受理和不再受理事项,要解释清楚、指出路径,加强对接、跟踪追查,及时回应信访群众。
办理要依法。按照“ 受理→调解→行政三级办理→法院两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监督” 的“ 路线图” 扎实推进、规范办理,依法及时有效处理信访事项。政法机关、信访部门和人大机关要加强配合、密切衔接,共同在法治轨道上妥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化解要到位。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根本目的是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是检验法治化成果的重要标准。既要防止片面强调程序,为终结而终结,程序走完“ 事” 没了;也要防止为“ 事了”没有底线、无原则迁就,避免留下历史烂账。
四、正确处理单向设计与闭环管理的关系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不能只在信访领域做单向设计,而是要跳出信访看信访,着力解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