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问题研究调研报告
X中央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巡视整改不落实,就是对X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但在实践中,巡察整改成果运用的方式、成效各地市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为进一步提升巡查整改和成果运用成效,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特点
巡察整改重在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成果运用重在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被巡察单位规范化建设。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巡察直指政策执行情况,整改须有“力度”,成果运用落点在“见效”。巡察的根本任务是做到“两个维护”。巡察重点是看制定的方案、预案和措施是否符合X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否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操作性针对性是否强。因此,对落实X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必须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纠治选择性落实、虚假落实等问题,在“三个相结合”上下功夫见实效,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一要立行立改和全面整改相结合。抓立行立改,边巡边改,推动全面整改。二要整改问题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被巡察X组织在巡察整改中认真落实职能责任,基层X建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三要快改严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在整改过程中,被巡察X组织均坚持立即整改与长期整改相结合,通过抓纪律建设、增强规矩意识,抓作风建设、转变机关作风,抓意任落实、强化“一岗双责”要求,抓X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固化巡察整改成果。
二是巡察直面人民群众,整改须有“温度”,成果运用落点在“为民”。巡察的根本标准是人民满意。巡察成果运用好坏群众感受最真切,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立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始终把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专项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巡察监督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巡察直指基层治理,整改须有“硬度”,成果运用落点在“强基”。巡察的重要任务是建强X组织。必须聚焦基层X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因此,支部“三会一课”“主题X日”活动、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只是巡察的基础内容,更要把巡察重心放在X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和廉洁情况、X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等。
二、巡察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总的来说,通过强力推动巡察整改,成效比较明显,抓住了治理的“牛鼻子”,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心窝子”。但一些问题和现象不容忽视。
一是靶心偏移,整改成效打折扣。有的被巡察X组织没有正确理解ZZ与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从管X治X的ZZ责任上去查找问题,没有把业务问题放到X的领导、X的建设、全面从严治X的ZZ层面去分析、去整改,偏离了ZZ巡察整改方向。有的X组织没能有效利用巡察整改的契机来优化ZZ生态,因而没有在坚持X的全面领导上聚神,在加强X的建设上聚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X上聚焦。
二是前紧后松,甚至新官不理旧事。少数被巡察X组织对“被巡察X组织担负巡察整改主体责任,X委(X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认识不到位,存在“过关”“交差”心理,X组织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做得不够,在集中整改初期推进较有力,但在之后的持续整改阶段产生懈怠思想,敷衍应付,前紧后松。班子成员发生变化、调整分工之后,未把长期整改的工作列入移交,出现整改“断档”。甚至有的对有整改难度的历史遗留问题避实就虚,放之任之,新官不理旧账。
三是就巡而改,举一反三查摆问题不够。有的X组织对问题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