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青少年科技活动策划方案
青少年科技活动策划方案(通用3篇)青少年科技活动策划方案 篇1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要求,结合全区素质教育工程,为了培养了青少年发现问题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青少年在体验和感受生活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亲身感受科技活动的魅力,唤起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一批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和科技人才的幼苗,参照长沙市科技创新大赛竞赛项目和竞赛规则,区科协、区教委、区科委、区计生委、区体育局决定,拟于XX年9月至12月举办xx区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宗旨  “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学竞赛,其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  二、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办单位  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xx区科学技术协会、xx区教育委员会、xx区科学技术委员会、xx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xx区体育局主办,xx区少年宫具体承办。  三、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领导小组  ......  四、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参赛范围  凡现就读于xx区各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民办学校)的青少年,有发明创造成果、科学研究论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以及在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优秀研究项目者,均可参加比赛。在此基础上,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参加长沙市科技创新大赛。  五、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内容  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其作品形式包括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和科学研究论文等。展示活动有科技实践活动、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  六、评选及奖励  参赛作品评选由大赛领导小组聘请专家、科技工作者、科技辅导教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评选。评审委员会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及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分别评选,评选出优秀项目的一、二、三等奖。  xx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获奖者将荣获主办单位颁发的奖章、证书或奖金、奖品。  大赛设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奖,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优秀少儿科幻画奖,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工作奖。  七、实施步骤  1、活动动员:XX年9月初在全区中、小学下发活动通知,召开动员工作会,安排科技教师培训时间。  2、XX年9月中旬,组织全区各校科技教师培训(2次)  3、XX年11月中旬各校上交作品  4、XX年12月初组织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5、XX年12月下旬公布比赛结果进行表彰,布置参加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工作  6、XX年1月,组织获奖项目参加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报名工作。青少年科技活动策划方案 篇2  一、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实施以后高考方案也要发生变革,不仅要看高考成绩还要看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它将关系到学生为来的高考。不仅如此,新课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而科技创新能力将会成为最受关注的个性能力之一。对学生未来发展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总体设想  为了提高综合素质评价水平,适应新课程要求,科技组计划从今年开始加大学校科技活动力度,扩大参加科技活动人员的范围,原来以小组形式活动,现在改为全体师生共同参加。推动我校科技活动上一个新台阶,使得我校科技活动档次有所提高,进而取得更好成绩。  新课程下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以班主任为核心、各科教师为主导指导所教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科学研究活动和模型及教具的制作活动。科技组将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秦皇岛市科技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小小科学家竞赛活动。  三、具体方案  1.活动要求:中学科技活动是以中学各学科科学技术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外活动,活动类型主要有实验操作、野外考察、环境观测、调查访问、模型制作、发明创新、科学研究等类型,它定位为兴趣活动课,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活动项目,但是必须参与为原则,每人至少选择一项科技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活动程序:学生自己确定的活动首先和相关学科教师及班主任取得联系,在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科组论证后方可立项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为指导教师,指导协助学生完成所立项目。  3.活动记录:  二中20xx年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动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主旨,将“善学习,会创造”和“科研兴校”作为开展科普创新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指导思想,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实践创新,学好文化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努力构建学校科技教育的大平台,为学生的探索精神、科技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合适的载体;创设浓郁科学氛围,展示师生科学素养,活跃校园科技生活,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  二、活动主题  为青春的灵动喝彩、让创新的智慧闪光  三、活动口号  我创造、我收获、我快乐  四、科技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主要开展“读一本科普书刊、看一场科普电影、听一次科普报告自编一期科技小报、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写一篇科技小论文、搞一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提一条科技创新金点子”等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活动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也可以是个人单独活动形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家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校学生全员参与。  3、各部门、各年级要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筹划各项制作的各个环节,有始有终。注意各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包括制作过程中的新发现、学生的猜想、实验的数据、最终的结果等。确保本次科技节活动各项安排圆满、成功的、高质量的进行和完成。  4、整个科技节的系列活动要有序的开展和进行,指导各项目的教师要关注过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家长负责制作活动过程的安全,并从物质上予以积极的支持。  六、活动时间  1、动员阶段:20xx年9月1日—9月20日  2、作品制作阶段:20xx年9月20日—10月20日  3、作品收集阶段:20xx年10月21日—25日  4、作品评比阶段:20xx年10月26日—29日  5、作品展示阶段:20xx年11月(科技活动节一周)  6、作品表彰阶段:20xx年11月10科技活动周闭幕式  七、参加对象  全校各教研组、各年级、各班级、全校师生  八、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孟凡忠副组长:李学泉、李福兴、宋汉军、单满  成员: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小组ZZ、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组各学科全体教师  十、主要活动内容及安排  1、注重科普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1)各班出好一期专题黑板报或学习园地  (2)举办科普专题图片展览  (3)组织科普知识讲座(请李金胜老师讲科技创新)  2、注重实践,开展科技创新体验活动  (1)科幻绘画比赛(艺术组负责)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青少年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  •参赛要求:  ①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②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8K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油画作品应自备画框)。作品要求干净、整洁。  ③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  ④作品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力图展示人类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探索精神。  (2)开展科技小论文竞赛活动(各教研组负责)  开展以“探究身边的科学”为主题的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要求学生立足身边的科学事实或实验现象,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独到发现,体裁以小论文为主,字数不少于800字。每个年级至少选送40篇优秀小论文交学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参加评比。  (3)优秀制作、小发明等成果展览(主要由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教研组负责)各年级至少推荐40件优秀作品参展,并评优秀作品若干件。(10月10日前完成科技节成果展布置,展示的成果: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幻画、科普金点子等)  (4)青少年航模科技制作展示活动(由校团委负责)  3、评比、展示、表彰  9月20日前完成各类作品的评比工作,10月10日前完成科技节成果展布置,展示的成果: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幻画、科普金点子等。  学校将表彰在此次活动中成绩突出的班级及个人(教师和学生);表彰竞赛优胜者。  希望各年级、各教研组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此项活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老师、学生、家长的聪明才智,团结协作,为提升全校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师生的科技创新精神,为进一步打造品牌学校共同努力。  猜你感兴趣青少年科技活动策划方案 篇3  一、活动的主题:体验、创造、成长  二、活动的宗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宗旨,在校园内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以此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为我校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组织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提升我校科学教育的水平。  三、活动的组织机构(初中部):  组委会主任:  组委会副主任:  秘书长:  委员:  四、活动时间:第10周—第13周  第10周——第12周,为各项活动初赛阶段,第13周为决赛活动周,5月19日为科技节总汇演。  五、活动说明:  1.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科技活动,每位同学至少要参与一项活动,每位同学最多参与两项活动  2.要挖掘“双师型”教师资源,鼓励教师参与科技活动。对指导学生获奖的优秀科技教师给与表彰,对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师给与奖励。  3.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项活动既统计个人成绩,也统计班级成绩。  每个项目评出个人一、二、三等奖,对班级各项活动计分,总分前8名(两个年级共同计分、排序)的班级给与表彰、奖励。  根据组织活动积极性、完成情况、效果,评出三个科技实践优秀活动科组,给与奖励。  4.计分原则:凡是比赛的项目都评出个人或项目一、二、三等奖,以一等奖7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3分,弃权(每人或每个项目)-2分计算,所有项目总和计算本班得分。(说明:每项活动都有参与人数、项目数要求,按照要求计算加、减分数)  5.为了提高每项活动的质量,科组在预赛阶段自行组织活动,科组长负责,要实现有序、合理;决赛阶段比赛必须上报教学处,教学处必须由何梅副主任、黄涛副主任、黄冬玲主任助理中至少一人参加,由黄涛负责协调。  6.活动期间照相由张明明负责、录像由罗玉花老师负责。如有活动,请尽量提前通知两位负责人,做好安排。  7.班级工作开展由学生处及年级、班主任负责。  六、活动要求:  1.本届科技节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希望各班主任和班干部认真落实本班的参赛项目,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科技活动中,充分挖掘同学的潜力,展示本班的科技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  2.活动时间较分散,年级组需关注比赛进程,指导班主任落实工作。  3.全校性的活动教学处统一安排时间,课程由教学处统一安排。在此时间内学生不得从事与科技节无关的活动,积极参与,文明观看,和谐有序。  4.注意处理好参与活动与学习的关系,不要影响他人的学习和生活。  七、活动内容  1.科技的宣传及推广(负责人:黄涛、张明明)  2.科技实践(负责人:黄涛、黄冬玲)  3.鼓励班级自行举行科技主题的活动,如知识竞赛、参观科学城等。  4.颁奖礼(第18周星期一周会及班会课期间,细节待定)  各个活动的策划将陆续发放到各个班级,请各班主任、班长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各项活动!  让我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开心的、创造的科技节!让我们在体验与创造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