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0865
2024年6月
在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九江市市长蒋文定
同志们:
今天上午,文华书记代表市委作了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并围绕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下一步全市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等一下文华书记还要作总结讲话,我们要一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文华书记讲话精神,扎实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准确把握当前发展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总体上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全省经济发展形势做了精准研判。上午,文华书记在讲话中,对全市经济发展形势也做了清醒、准确、全面的判断。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和市委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一是要客观看待去年的工作成效。过去一年,是九江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也是经济发展承压前行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首站就来到九江,面对面指导我们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的信心和斗志。文华书记在讲话中从“稳住了经济大盘、积攒了产业后劲、放大了开放优势、激发了创新活力、增进了民生福祉、保持了大局稳定”等6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我们一定要看到,尽管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年初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但全市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回升良好态势,部分先行指标、实物量指标实现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3%,工业增值税增长25.8%,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11.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3.6%,水路货运量增长63.5%,游客接待量增长48.8%、旅游总收入增长58.7%,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我市经济增长是有支撑的、是实打实的。尹弘书记在听取九江工作汇报时讲,这是在统计核查整改后实实在在的增长,这是务实的。大家不要把当前“点”上的问题放大为“面”上的问题,不要把暂时的“阵痛”夸大为持续的“长痛”,要正确认识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继续把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积累得更多,把高质量发展的底气积蓄得更足。
二是要抓住用好难得的发展机遇。文华书记在讲话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机遇。需要强调的是,机遇都是稍纵即逝的,也不会主动找上门,早一步对接就能占得先机、争取主动,等待观望只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拼抢意识、效率意识,要用量化测算的办法、精准聚焦的思路、项目承接的路径,进一步把政策利好分析准,把特色优势分析透,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固本兴新,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发展胜势。
三是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困难问题。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阶段,对此大家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充足准备。从外部环境看,日益加剧的地缘ZZ紧张局势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风险,各种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因素持续上升,大多数经济体增长放缓、全球贸易低迷。从自身发展看,尹弘书记在听取九江工作汇报时也指出,九江虽然有区位优势,但是高铁建设落后造成区位优势有所减弱;虽然是港口城市,但是物流枢纽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港口城市的称号名不副实;虽然是老工业基地,但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园区集群化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工业重镇地位下降,这些问题点得十分精准、十分透彻。文华书记在讲话中,也指出我们还存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实体经济较为困难、科技创新支撑不够等困难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有针对性的举措和办法,有效加以应对解决。
二、聚焦用劲、加压奋进,全力抓好今年重点任务
文华书记上午在讲话中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全市各地各部门要逐条逐项抓好落实。下面,我重点围绕贯彻总书记“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落实尹弘书记在听取九江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和文华书记的讲话精神,再提四点具体要求。
第一,要提升综合发展实力。九江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在省内一度是仅次于南昌的“第二城”。但近年来我们整体发展不足,综合实力与应有地位不相匹配。要切实增强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全面提升九江的综合发展实力。
一是要稳住经济总量。经济总量稳不住,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无从谈起。这几年九江发展位势的下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经济总量的相对增幅下滑。尹弘书记在讲话中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时间,我们GDP总量与南昌、赣州的差距不断拉大。我们要正视差距,认识不足,坚持在以进促稳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以高质量的“进”确保高质量的“稳”。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牢牢守住“GDP总量全省第三”这条底线。同时,要高质量推进“五经普”,摸清经济“家底”,真实、全面、客观反映九江发展成效,争得九江应有地位。
二是要做大城市体量。尹弘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与宜昌、岳阳、芜湖等沿江同类城市比,除了经济总量,城市体量也处于落后的位置。要深化落实“一主、两轴、三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各板块相向而行、聚合而兴,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要扎实做好九江至湖口跨湖二通道和彭泽至宿松过江通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瑞昌至武穴跨江通道,推动城市跨江发展。要积极融入南昌都市圈发展,持续推动昌九高铁建设,开工建设南昌北二环高速公路(永修段)。要大力推进快速化路网体系建设,启动G351南移和G105西移、庐山高铁站至庐山索道连接线等工程,打通交通堵点,提高通行效率。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打造两湖老城片区、赛城湖新城片区,同步打造滨江片区等多个特色示范片区,完成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两湖”综合治理等工程。要持续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前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已经出炉,我市在被扣了1分负面清单专项分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96.33分、排名全国第18的好成绩。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此,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干劲不退、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奋力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三是要提升发展质量。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第一条就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我们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确保方向不偏、重心不移。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尊重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克服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打破不顾风险乱举债、盲目跟风上项目的路径依赖,转变以破坏生态环境、滋生安全隐患为代价的粗放模式,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二,要重振工业重镇地位。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聚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全力打造区域制造业中心,重振九江工业重镇地位。
一是要完成“硬任务”。重振九江工业重镇地位,空喊口号不行,要锚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实现。去年,虽然我们的工业指标不太理想,但这是一个挤水分、提质量、增后劲的过程。今年大家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市委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九江发展实际,提出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科学可行的,是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各地要围绕这一目标,科学合理制定全年、季度、月度工业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监测调度,加密监测频次,及时掌握工业运行动态,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工业基础好、工业增长点多的县(市、区)要勇挑大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对全市工业稳增长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工业基础较弱、面临困难较多的县(市、区),也要针对性采取措施,尽量少拖后腿、弥补欠账,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定下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