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某县人才创新创业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抓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X建+人才+院校+企业+项目”工作机制,以才引才、以才育才、以才聚财,有效破解了高端人才引进难、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调研背景
*县位于*省北部、*市东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石油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享有“石油之母、瓜果之乡、美食家园、福寿*”之美誉。全县辖7镇1个街道159个行政村,总人口15.3万(农村人口10.5万),共有各类人才3188名,其中工程技术和技能人才363名,教育人才1130名,科技人才88名,基层一线人才847名,企业人才165名,医疗卫生人才598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33名,青年人才50名(由于人才分类标准不同,总数量不等于分类之和)。总体来看,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各领域人才技术薄弱等问题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基础性工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着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有效助推了全县生态环境改善、农业提质增效、工业提速转型、文旅服务业提档升级。人才工作荣获省市2022年度“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奖”。
为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掌握人才工作动态,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发挥人才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我们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人社、经发、教育、农业及各镇(街)等部门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人才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力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探索建立“136”人才工作体系,构筑人才创业创新载体,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一是打造“一个中心”。整合组织、人社、经发等7个部门单位工作职能,建成全市首家“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提供“保姆式”服务,打通服务人才、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二是搭建“三大平台”。紧跟政策导向,搭建“苏陕协作”人才交流、高端能化政企联动、新经济新业态孵化培育“三大平台”。2023年4月,与*人才大市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全省首家县级工作站。同时,新建金融人才培训基地和“苏陕协作”人才联络站。三是发挥“六大功能”。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心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创新创业、孵化培育、科技赋能、就业服务“六大功能”,为企业投资兴业、人才引进落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中心建成以来,累计招引孵化企业13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培养规上企业1家,协助注册企业2家,上缴利税800余万元,实现各类再就业1530余人,完成大学生和青年见习139人。
(二)强化服务保障,厚植人才发展新沃土。始终坚持X管人才原则,凝聚各方力量、聚集各方资源,着力打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让各类人才成长有空间。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的“人才九条”做法,充分发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实行人才工作“月调度”机制,推动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县人才发展规划》,落实“紧缺人才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