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符合本国国情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底色
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发展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标准,尽管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始于西方,但绝非西方“专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固定格式,在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关键要看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是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中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足见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
一种体制是不是“高水平”,首先看这种体制是不是有生机、有活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等充满活力的体制。
产权有效激励是基石。有恒产者有恒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有效激励的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的关键。产权的清晰,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关系着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国有经济,资源的配置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点基础设施、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支持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产业,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与市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资源的配置重点围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民营经济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减少非市场化干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产权顺畅流转是有效激励产权制度的路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作为要素的产权和社会资本流动顺畅,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灵活,公平、公正、有序、开放的产权交易秩序逐步建立,高效透明的多层次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