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3年山西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县乡卷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打开手机,就可看到学校食堂里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入商超菜场,扫二维码,便能知道这个菜的“前世今生”……
秋高气爽,又到开学季。开学第一天,校外配餐车准时来到T市梧桐小学。十几分钟后,各班班主任开始接收配餐。在配餐前,班主任们第一时间把餐盒上的二维码发到班级家长微信群里。“以前,我想知道孩子在学校吃什么,还要到现场去看,很不方便。”学生家长赵女士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手机页面,“现在,只要扫这个二维码,孩子每天的食谱、实拍照片、菜品来源、检测报告、制作过程、营养分析等信息,一目了然。”
袁女士的孩子所在的学校有自己的食堂,孩子每天中午都在学校食堂用餐。每天上午11时,打开手机里的“食安T市”App,看一会儿孩子学校的后厨监控视频,已成为了袁女士的一个习惯。“通过手机就能看见学校食堂厨师制作食物的全过程,如果对后厨工作情况有不满意的地方,点击‘联系商家’选项后,可以直接和学校食堂负责人联系。”袁女士所关注的孩子“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在手机屏幕上找到了答案。“孩子学校的厨房很干净,工作人员操作也比较规范,清洗消毒都比较到位,这样的后厨让家长吃了定心丸,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饮食安全了。”袁女士满意地说。
走进T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云中心,T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正坐在操作台前监控各项数据。目前,全市公立学校、医院、酒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共655家重点单位都已将后厨情况以视频方式实时接入平台。我们看到,在平台“雪亮厨房”模块的视频监控区域,每隔3分钟就会自动切换,多角度显示各个餐饮单位的后厨、操作间和仓库等场所的实时情况。“安装在餐饮单位后厨的高清摄像头,就像在后厨安插了一双眼睛。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在线监控厨房情况,远程自动识别餐饮单位的违规行为并抓拍、记录和预警,一旦发现即可告知餐饮单位负责人,督促其整改,无形中使餐饮经营人员不敢违规。”T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系统还会在一定时间后启动第二次巡查,如果发现餐饮企业仍未整改到位,对于一般的违规行为会自动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和《处罚决定通知书》。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还会同步将相关信息发送至执法人员的移动执法端,便于执法人员在线督促餐饮单位整改,并在后期开展线上巡查和提交处理意见,非常便捷和高效。”
在T市经开区民乐农贸市场,市民林女士正精心准备中午的食材。“品牌宜且鲜,保质期3天,产地经开区,进货日期:2022年9月5日……”在冷鲜肉食品区,林女士习惯性地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后,猪肉的产地、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证照情况、所属企业员工人数、监管机构负责人和电话等信息一览无余。林女士用手机所扫的码,就是T市市场监管局通过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形成的“食品追溯码”,通过这个码,市民可全程查询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各种信息,包括一只鸡什么时候从哪里来,又流向了哪里,商户是否正当经营,出了问题该找谁解决等。
T市是食品流通大市,食品产业异常庞杂,数量多、体量大、监管难是当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的一大特点。“尤其是批发市场,交易大多在凌晨,很难做到每笔交易都及时记录并出具票据;农产品大多是从田间地头收购,没有建立完整标识信息,难以追根溯源;一些流动商户今天来明天走,想找人都找不到。”T市市场监管局流通处叶处长表示,“过去,我们习惯于用人海战术,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检查,面对成千上万种食品,这种救火式的被动应急,犹如大海捞针,成本高、成效差。而现在,从人防到技防,我们依托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而此时,T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的检查组,也正在对该农贸市场进行实地检查。检查组成员用手机扫描食品追溯码,随机检查商品的进销货台账等信息,并现场通过“食安T市”App和T市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录入检查情况。
“我们使用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整合了各部门、各环节的信息资源,实现批发市场等各类主体的自建系统与监管系统的互联互通,不仅覆盖了全市农批农贸市场,还扩展到了商超便利店等,保证了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鲜肉都能实现一码全程追溯,让每一件食品有了精准的‘GPS定位’,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叶处长介绍说,“如今在T市,食品追溯码随处可见,买菜扫码也逐渐成了大家的习惯,一码看清,餐餐放心。”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创新前行,皆为保护百姓“食安”。
材料2
近年来,G区以街道社区X组织为核心,创新建立“社区吹哨、X员报到”工作机制,要求全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X员及其他有履职能力的X员,主动到本人居住地社区报到登记,做到“社区一吹哨、X员马上到;居民有点单、X员立接单”。以下是上级有关部门就这项工作进行调研座谈时,部分干部群众的发言摘要:
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我们把“报到X员”管理服务和社区X组织体系有机融合起来,以“社区——小区——楼栋”为主线,将在职X员统筹安排到社区网格中,从中推选网格X组织第一书记、兼职委员等,要求每位X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社区X组织生活、与社区干部进行1次座谈、开展1次社区调研、认领1个“微心愿”、当1天社区志愿者、结对1户困难群众。
接照我们区现有在职X员数量估算,能为我们区每个社区增加近40倍的工作力量。
某社区工作人员:我们社区存在不少疑难事,以往靠社区一己之力是难以解决的。现在这个快速响应机制,真是给我们帮了大忙。大部分X员本身就住在社区,他们对社区情况更熟悉,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服务,我们社区工作开展也就更精准,管理起来也就更顺畅了。现在,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X组织都是主动找我们社区结对互动,对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市直机关X工委某部门负责人:我们市直各单位在职X员纷纷响应区里的号召,回到自己居住地社区报到。因为X员熟悉自己居住的社区,关心自己社区的发展,有利于树立“主人翁”意识,同时方便参与社区网格X建工作,也便于参选社区议事代表、小区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很有积极意义。
在职X员代表、某小区业委会成员:我居住的小区一直是一个无物业管理小区,长期面临垃圾清运不及时、车辆乱停乱放等难题。“社区吹哨、X员报到”工作部署后,我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与社区干部一道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带头帮忙搞卫生,推动小区成立了业委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们报到的X员常态化融入到社区,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大家互相走动多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
市大数据公司某项目负责人:受G区委托,我们开发了“吹哨报到”微信小程序,搭建“居民点单、社区下单、X员接单”平台,提供线上实名注册、地理位置签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