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325
2024年10月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俄建交75周年招待会上的致辞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
(2024年9月30日)
尊敬的梅利尼科夫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光临使馆,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俄建交75周年。四分之三个世纪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对于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和源远流长的中俄关系来说,却是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75年,是新中国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冉冉升起。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台拖拉机都不能造”。正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X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连续45年保持年均8.9%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增加47倍,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正信心百倍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实现新的更大飞跃和发展。
75年,是中俄关系风雨兼程的发展史。1949年10月2日,苏联成为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在苏联支持下,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为代表的苏联文化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中苏关系虽然经历了波折,但在关键时刻,两国领导人展现出ZZ智慧和历史魄力,实现了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1年中俄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短短几年里两国关系连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日益成熟、坚韧、深厚。当前,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不仅树立了大国、邻国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典范,也成为了当今世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