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344
2024年10月
致敬最美“大先生”,躬耕笃行育桃李
在绥滨一中第40个教师节表彰会上的致辞
(2024年9月10日)
今年的9月10日是全国第40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首先祝我们每位一中老师节日快乐!
最美教师节,致敬最美“大先生”!上午,县委书记何佳、副县长张静玉、教育局长宋海斌来到第一中学慰问。作为绥滨一中教师代表,尤其班主任代表马爱芬老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得到县委何书记的亲自点赞,对马爱芬、陈喜凤、关永福带领高三全体教师取得的高考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全体一中人的努力被看见;何书记给全体教工送来了桃李,爱心企业三盛牧业集团有限公司送来了慰问金!何书记很关心老师们的生活,也十分理解一中老师的辛苦,面对百姓上好学校的愿望和到一中读书的期待,希望第一中学全体教工敢于担当,勤于奉献,坚持从最后一名抓起,一个也不放弃,做好最大限度的公平教育。他祝愿绥滨一中桃李满天下,并祝福大家节日快乐!
一方书桌,三寸粉笔,一生光阴,四季流转。教师是学生青春梦想的奠基人,是学校美好未来的指路明灯。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X的二十大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23年9月9日,在全国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深刻体现教育工作者职业追求、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的精神特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六个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是在中华传统师道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可敬、可爱、可学的民族教育家。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理解教育家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在绥滨县第一中学,有这样一群人为教育奔走,奔波在课堂和校园里,是边境上的红烛,熠熠闪光,成为绥滨县城不灭的明灯。
偏远的县城,教育资源匮乏,条件和待遇都捉襟见肘。但是边境地区的教师们,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教学环境,他们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和舒适,义无反顾投身到教育教学中。她们为县城的这些孩子们走出去读书,考回来就业,为绥滨发展,乡村振兴提供着智力支持和人才担当的努力。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曲恒友老师是一位从教36年的老教师,作为一名中共X员,60后的他担任了31年班主任工作。这三十多年,他用书本带领学生闯过山河、见过湖海,了解澎湃的中国,学生遍布全国。他多次放弃了改行和进步的机会,一直耕耘在教育这片沃土,乐此不疲。虽然临近退休,还站在三尺讲台,勤耕不辍,钻研业务。晨读时、自习间他经常去班级辅导;夜灯下他总是一张张批阅试卷作业;高考前他会与学生击掌,传递面对挑战的勇气与力量;课堂上,高血压犯了,学生争相扶持,师生双向奔赴。三十载如一日的奉献,他的头发白了,皱纹深了,他的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斐然成章。
70后的马爱芬,以她二十八载春秋伴着岗位的坚守,书写了爱与奉献的故事,马爱芬老师不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们心灵的引路人。在她的班级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