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
我所在的办公室,毫不夸张地讲,是单位里最有战斗力最团结的一个部门。我们现在的主任是从单位a部门调过来,不止一次地感慨,办公室的同志,个个都是一把好手,以前觉得a部门的人已经很好了,没想到办公室的人能力更强。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才济济”的办公室,在领导那里印象却不好,不止一次地被批评作风懒散。每年的评优评先,也拿不了优秀,虽然不至于垫底,但也基本不靠前。
究其原因,除了办公室工作能出彩的地方少,和办公室主任也有关。领导安排的工作,总是落实地太慢,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次数多了,任谁,心里也不爽。不仅领导不爽《体制内,领导抛弃你的时候,不会打一声招呼》,我们底下人心里也不爽,活儿没少干,力没少出,最后还落了个不靠谱的印象。
反观另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安排布置的工作,今天交代,明天方案框架就拿出来了。如果是具体的事,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就开始了解情况了,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很受领导赏识,经常大会小会地表扬。她部门里的人以老同志居多,这份欣赏很大一部分就是她在撑着。
从这两相比较中,我发现体制内要想过得舒服,还是勤快点、不拖延比较好,尽早完成尽早心静。尤其是那些领导安排的、不得不做的、如果没做你会一直想着的工作,与其思来想去地焦虑,不如放手一搏地开干。对抗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做让自己焦虑的事,真正开始干了,会发现事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说得再具体一点:
1.焦虑工作太多,划分四象限
静下心,把手里的工作按照“重要不紧急”、“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四个维度进行划分。短期优先处理紧急事项,比如说紧急会议、临时任务……长期专注提升重要事项,比如说业务知识、写作能力……
2.焦虑事务繁琐,写工作日志
我在办公室,干得最多的就是琐碎小事。经常忙忙碌碌一整天,到写工作总结时,却想不起来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开始写工作日志,把每天干了什么工作、和哪些人进行了对接,都条目式罗列出来。随着日志本的日益增厚,看到自己原来做了这么多事,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3.焦虑细节流程,制作SOP
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细节组成。看起来很复杂的大型会议、培训学习,围绕“准备、进行、结束”三个阶段,对它们进行拆解,拆解为可落地的具体事项,比如说打电话、做桌签等。把这些拆出来的事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就是SOP。
《传习录》中有句话:“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说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才,这些让我们焦虑万分的工作,又何尝不是一种磨练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拖一拖,工作就没了。这个真的要视情况而定,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判断方法是看布置工作的这个人是否靠谱。人靠谱了,安排的工作,不管大小,好好做。人不靠谱了,先做常规动作,闻所未闻、头次听说的缓缓再做。
总之,勤快一点总没错。你看别人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那是因为别人心中有沟壑,对事情有充分的把握。当你对事情还不够了解时,用勤快的态度弥补能力的不足比较好。
人的价值通过做事体现。如果没有具体的事情为自己傍身,价值感越来越弱,那上班又怎么会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