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4年浙江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1.52,32,20,12,8()
A.3
B.4
C.5
D.6
2.143,59,25,9,7()
A.-2
B.-3
C.-4
D.-5
3.2,3,7,34,50,175()
A.211
B.213
C.215
D.217
4.1,1,5,7,13()
A.15
B.17
C.19
D.21
5.11,621-16136()
A.-53
B.-21
C.21
D.53
6.-3,3,6,30,240()
A.480
B.1200
C.1920
D.2640
7.3,4,6,12,36()
A.72
B.108
C.216
D.288
8.-23,-3,20,44,72,105,147()
A.203
B.218
C.275
D.296
9.2,6,21,43,82()
A.130
B.134
C.144
D.156
10.1,2,7,23,76()
A.206
B.218
C.239
D.251
二、数学运算(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表述数学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12.对分数11/1000进行操作,每次分母加15,分子加7,问至少经过几次这样的操作能使得到的分数不小于1/5?
A.46次
B.47次
C.48次
D.49次
13.合唱团成员排练时站在一个五级的台阶上,最上面一级站N个人。若上面一级比下面一级多站一个人,则多了7个人;若上面一级比下面一级少站一个人,则少多少人?()
A.4个
B.7个
C.10个
D.13个
14.某班有56名学生,每人都参加了a、b、c、d、e五个兴趣班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有27人参加a兴趣班,参加b兴趣班的人数第二多,参加c、d兴趣班的人数相同,e兴趣班的参加人数最少,只有6人,问参加b兴趣班的学生有多少个?()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15.有a、b、c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按a与b的质量比为5:3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13.75%;按a与b的质量比为3:5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16.25%;按a、b、c的质量比为1:2:5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31.25%。问溶液c的浓度为多少?()
A.35%
B.40%
C.45%
D.50%
16.两支篮球队打一个系列赛,三场两胜制,第一场和第三场在甲队的主场,第二场在乙队的主场。已知甲队主场赢球概率为0.7,客场赢球概率为0.5。问甲队赢得这个系列赛的概率为多少?()
A.0.3
B.0.595
C.0.7
D.0.795
17.有30名学生,参加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已知该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问不及格(小于60分)的学生最多有几人?()
A.9人
B.10人
C.11人
D.12人
18.四对情侣排成一队买演唱会门票,已知每对情侣必须排在一起,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队顺序?()
A.24种
B.96种
C.384种
D.40320种
19.甲、乙、丙三人跑步比赛,从跑道起点出发,跑了20分钟,甲超过乙一圈,又跑了10分钟,甲超过丙一圈,问再过多长时间,丙超过乙一圈?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60分钟
20.用a、b、c三种不同型号的客车送一批会议代表到火车站,用6辆a型车,5趟可以送完;用5辆a型车和10辆b型车,3趟可以送完;用3辆b型车和8辆c型车,4趟可以送完。问先由3辆a型车和6辆b型车各送4趟,剩下的代表还要由2辆c型车送几趟?
A.3趟
B.4趟
C.5趟
D.6趟
21.夏天干旱,甲、乙两家请人来挖井,阴天时,甲家挖井需要8天,乙家需要10天,晴天时,甲家工作效率下降40%,乙家工作效率下降20%,两家同时开工并同时挖好井,问甲家挖了几个晴天?
A.2天
B.8天
C.10天
D.12天
22.商店进了100件同样的衣服,售价定为进价的150%,卖了一段时间后价格下降20%继续销售,换季时剩下的衣服按照售价的一半处理,最后这批衣服盈利超过25%。如果处理的衣服不少于20件,问至少有多少件衣服是按照原售价卖出的?
A.7件
B.14件
C.34件
D.47件
23.某委员会有成员465人,对2个提案进行表决,要求必须对2个提案分别提出赞成或反对意见。其中赞成第一个提案的有364人,赞成第二个提案的有392人,两个提案都反对的有17人。问赞成第一个提案且反对第二个提案的有几人?
A.56人
B.67人
C.83人
D.84人
24.某小区有40%的住户订阅日报,有15%的住户同时订阅日报和时报,至少有75%的住户至少订阅两种报纸中的一种,问订阅时报的比例至少为多少?
A.35%
B.50%
C.55%
D.60%
25.一门课程的满分为100分,由个人报告成绩与小组报告成绩组成,其中个人报告成绩占70%,小组报告成绩占30%。已知小明的个人报告成绩与同一小组的小欣的个人报告成绩之比为7:6,小明该门课程的成绩为91分,则小欣的成绩最低为多少分?()
A.78分
B.79分
C.81分
D.82分
第二部分判断推理
本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试题:
一、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26.雨:雪
A.热水瓶:盘子
B.加热器:电容器
C.音响:显示器
D.电视机:游戏机
27.中国:熊猫
A.美国:白头鹰
B.南非:企鹅
C.澳大利亚:卡拉
D.英国:狮子
28.未雨绸缪:临阵磨枪
A.曲高和寡:阳春白雪
B.忠贞不渝:朝三暮四
C.瑕不掩瑜:差强人意
D.今非昔比:物是人非
29.上元节:赏花灯
A.七夕节:鹊桥相会
B.端午节:插茱萸
C.重阳节:登高
D.中秋节:游湖
30.七窍生烟:气愤
A.同流合污:腐败
B.百口莫辩:复杂
C.手舞足蹈:高兴
D.鹏程万里:遥远
31.路程:时间:速度
A.压强:面积:压力
B.功率:电流:电压
C.本金:利率:利息
D.原价:折扣:现价
32.物质:匮乏:补给
A.知识:渊博:传授
B.政府:廉洁:监督
C.本金:利率:利息
D.走私:猖獗:打击
33.婚礼:司仪:宾客
A.教学:学生:教师
B.诉讼:法官:原告
C.新闻:主持人:记者
D.球赛:裁判:球迷
34.()对于蜜蜂相当于产品对于()
A.蜂蜜工人
B.昆虫企业
C.鲜花商店
D.蝴蝶原料
35.计划对于()相当于()对于操作
A.实施规程
B.调研方法
C.方案制定
D.改变失误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36.刻板印象是将对一类人行为的整体印象推广到个体的过程。它是由于人们在种族(或民族)、宗教、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刻板印象可导致知觉错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刻板印象的是:
A.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有事找东北人没错。
B.俗话说“家贫出孝子”,老李家境贫寒,他的孩子肯定孝敬父母
C.某企业觉得有些地方的人不诚实,因此没有录用来自这一地区的小张
D.经理认为小王在工作中经常出错,所以今后对他的人用要谨慎
37.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园林的是:
A.某企业为了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厂房前后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
B.老张承包一片山林,建造餐厅和客舍,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C.某区专辟一块地供市民休闲,修建回廊亭阁,假山喷泉,以树木花草环绕
D.某地树木葱茏,山清水秀,且遗留许多奇特的民俗,很多游客慕名前往
38.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做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观点不属于主观唯心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
C.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
39.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涨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类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蘑菇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蘑菇效应的是:
A.小刘是留学归来的MBA,一进公司就担任了部门经理
B.演员小王初入行时常常几个月只为演一个小角色,后来终于成名,每天片约不断
C.某单位给每个层级的管理者规定了一项制度,没有预先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就不能升迁
D.小李工作后一直表现平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领导赏识,在后来的一个大项目中被委以重任
40.气象服务经济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利用气象服务来防灾、抗灾以避免风险和损失;二是指利用有力的气象条件来创造效益。人们可以利用气象信息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可以根据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气象服务经济的是:
A.渔民根据台风警报取消出海作业
B.大学生根据气象预报选择旅行时间
C.电信服务商发布收费天气预报短信
D.根据地球公转周期选择卫星最佳发射时机
三、逻辑判断: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41.有甲、乙、丙、丁四人,如果甲炒股,那么乙、丙、丁也都炒股。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也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