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01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二、资料分析
我国拥有地球上90%的稀土铁矿,包括世界上最好的永磁材料——钕铁硼。然而,中国的钕铁硼在国际市场上市时,却遭到了当头棒喝,不但不允许被出售,还告我们侵犯了日本和美国公司的专利权。原来,中国科学家和日美科学家都各自独立研制出了钕铁硼。从技术方面讲中国毫不逊色,但没有申请专利,而外国人已捷足先登。最后,我们不得不忍痛花了400万美元“冤枉钱”购买了日美的专利许可,以换取在市场上的销售权。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专利案例。
自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国家专利局累计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8万多件,其中国内申请占46%,国外申请占54%。在国内申请中,企业申请占17%左右;而国外申请中,企业申请比例高达93%。通过简单的换算可以发现,15年来外国企业申请量是国内企业申请量的6.4倍。在目前近5万件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外公司占了60%。我国企业向国外申请的专利更属凤毛麟角,十几年来累计只有2000多项,而日本索尼、日立等公司一年在国外就申请四五千件。
应该强调的是,目前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外国申请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质量上也占优势,在有些高技术领域甚至占据了垄断地位。如光学记录领域占95%、无线传输占93%、信息存储占93%、移动通讯占91%、电视系统占90%、电子通信技术占85%、核物理及核工程占83%、有机化学占79%,等等。上述领域中,有些具有开创性质的核心技术专利申请,其保护范围是相当大的,以至于其他后续开发者很难避开它的保护范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毅中在看完“中国专利成就展”后,这样表达自己受到的“震撼”:“我原来以为外国公司占领的只是今天的中国市场,没想到他们把未来中国的许多技术发展空间也给封锁了。”
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已成为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游戏规则。拥有专利就等于拥有了进攻市场的“利矛”;而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专利法的周全保护程序又好比是坚实的“盾牌”。攻可为“矛”,守可为“盾”,这是专利的最大特点。
统计显示,世界上销售额最高的公司,恰恰也是专利拥有量最多的。杜邦公司有3.1万件专利,柯达拥有2.7万件,西门子拥有2万件,松下电器每年申请专利高达1万多件,日立公司目前有效的专利达7万件。专利成了跨国公司驰骋国际市场最重要的资本,他们通过大量申请专利,将高技术领域的新技术一个个地圈进自己的壁垒。其他企业除非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跨过这一技术层次,从更高、更新的层次去寻找和开拓技术上的“新大陆”,否则就只能在他们所圈的技术领地之间,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进行自己的技术创新。不仅如此,不少跨国公司还采用了许多进攻性手段,对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进行牵制。他们对付中国公司的常用方法有三种:一是专利外围战;二是告你的专利无效;三是买断你的技术。他可能给你100万元,但市场可能是1亿元。而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除极小部分申请专利和采取技术秘密方式保护外,大部分没有取得专利保护,这些成果正在通过发表论文、成果鉴定、学术讨论等形式公之于众,慷慨地让全世界共享。
还有一些成果虽然在国内申请了专利,却没有在国外申请。而专利是有地域性的,如果一项发明只在中国申请专利,那么它在别的国家则不受法律保护,可以无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