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日新月异”系列№11500
2024年11月
在2024第二届智慧档案科技论坛上的讲话
国家档案局原局长 杨冬权
(2024年11月8日)
各位档案科技产品的研发者、推广者、使用者大家好。对第二届档博会、智慧档案科技论坛的召开,我谨表示来自“全中国”的热烈祝贺,并对各位的参会和参展表示来自“全中国”的真诚感谢!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的祝贺和感谢是来自“全中国”的。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现在退休以后还有三个荣誉头衔,第一个是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委员,第二个是中央档案馆原馆长,第三个是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按照英语的习惯把这三个词的第一个字大写,然后再连起来读就是“全中国”!
档博会去年我来了,今年我又来了。为什么呢?我喜欢他,喜欢他什么呢?喜欢他的“新”。到这里来我每年都能看到档案服务企业刚刚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新技术,看到档案科技在档案馆、档案室的新应用,感受到档案科技的新发展、新潮流、新时尚,从而让我们站到档案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感受到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脉动。可以说这个档博会是中国,同时也是世界档案科技发展成果最新的集中展示平台,是档案科技发展的水平线和风向标。比如今年在档博会第一次亮相的档案数智人,一个“假杨冬权”出现了,这在当今世界档案界都是领先技术、最新的技术,这就是档案科技的新成果。每次来参加我都会打开新眼界、新胸怀,涨了新知识、新见识,有了新启发、新收获,得到新提高、新升级。所以这个档博会我不但今年来,明年、后年我还愿意来。不但我自己愿意来,我还愿意介绍别人来,介绍更多人来,我相信各位也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一直认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有赖于档案新科技的发展。今年最新的档案科技是人工智能,今天的档案工作者必须拥抱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档案建设新质的、比数字档案馆更加先进、更加高级的智慧档案馆。所谓新质档案馆室,或者说智慧档案馆室,就是用人工智能来识别各种档案,把档案数据化,把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档案中的所有信息都转化成为电脑可以识别处理的数据,再用人工智能中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挖掘,对其中所有有用信息让他们产生关联,并且能够生成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用人工智能对档案的所有内容进行全方位开发和更高级的开发。
一、人工智能在智慧档案中的应用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智慧识别。它包括第一对文字的识别。不管是印刷体字,还是手写体字,它都能识别转化成为电脑可以处理的数据。第二是对声音的识别,也就是把录音档案中的所有讲话的声音都转化成为文字,成为电脑可以处理的数据。第三是对人脸的识别,它可以把照片和录像当中的人物姓名,还有其所在的地点等等识别出来,识别成为电脑可以处理的数据。所以智慧识别可以帮助我们把所有档案当中的有用信息都转化成为电脑可以处理的数据。而这在过去的数字档案馆中是做不到的,这就让档案的数据大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