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通用6篇)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校园安全意识。  2、知道在校园里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3、一旦不安全的事情发生了,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3、觉悟方面:认识校园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  四、教学难点  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  五、教学过程  (一)、讲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校、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X的温暖阳光下成长;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家人的关心、爱护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肩负重任,是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的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学习安全知识,保证校内活动的安全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的共同学习特殊的一课。  (二)、举例说明事故的意外起因:  1、安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校园里大家也要时刻注意安全。  2、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⑴高空抛物,砸到同学。  ⑵在教学区打闹,撞到了同学,出现不应有的事故。  3、学生们自由谈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4、总结:在校园里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交流:  讨论在校园里我们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1、在教室里我们应当注意哪些安全呢?为什么?我们要应如何做?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乱攀爬桌凳;不点燃垃圾,不玩火;不乱摸电器、电器开关;发现电器、电线、开关插座等有埙坏及时报告,不乱动;  2、在校园里我们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我们应如何做?  不疯跑大叫;不到操场玩树枝、木棍、砖块等;不攀爬车棚、围墙;不在国旗台上及其周围玩耍;不做危险游戏(哪些是危险游戏呢);参加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做操等大型集体活动,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要求集合、行动、疏散、撤离;不携带、不玩易燃易爆物品和管制刀具(哪些是管制刀 具)。  3、在厕所里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当如何做?  不追逐打闹做游戏;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推不挤,不跑不叫,慢蹲慢起,严防跌倒。  4、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  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活动,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一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四)、学会自救。  1、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你们要想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当危险发生时,你们要应该怎么做?  师板书:学会自救和求助  2、演一演:  目的:考考学生在危险中如何自救和求助。  (1)师生互演:红红放学了,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准备接她回家。  (情境表演:生看、评价)  (2)生生互演:遇到下面情况,你该怎么做?  A、上学路上,遇到拆楼房。  B、放学了,同学叫你去河边游泳。  C、放学路上,遇到坏人勒 索。  D、推门进家,闻到一股浓浓的煤气味。  E、一个人在家,有位叔叔来修水管。  F、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发生中暑。(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3、认一认:  (1)、书中的安全标志各表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安全标志?(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或者自己画出来的安全标志,向同学生们进行介绍。)  4、贴一贴:  师生分别拿出自己收集的安全标志,首先让学生辨认,代表什么意思,然后再贴到黑板上。  小结: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安全标志,我们可以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课后还可收集更多的安全标志,拿来与同学或家人交流,使自己懂得更多的安全常识。  (五)、作业巩固  1、写一篇学习心得,自己以后应该怎样来做。回家也可和父母再加以讨论,还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  2、师生共同回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同桌要互相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4、将重点条目抄记在笔记本上。  (六)、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同学们,请你们一定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吧,从小学会自护方法,将受益一生。老师祝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同学们一定要时刻记住,时代召唤跨世纪人才,而跨世纪人才首先要学会生存。别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我们增强“自护”能力,共创“平安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塞到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活动建议:  1、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2、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阅读幼儿用书第40—41页,或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在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3、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做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阅读幼儿用书第42—43页: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5)、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等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乐意接受晨检,不带小物品入园;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也要及时告诉老师。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3  活动目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动对象:我班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你们说的话。可在学校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作为学生,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那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展示大屏幕学生合作探究  1、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学自由发言)  3、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4、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5、遇到别人打架时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B、不管他  C、去劝阻D、告诉老师  6、遇到火灾时,拨打  A、110B、119C、120D、121  7、在道路上行走时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8、判断题:  (1)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2)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3)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4)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5)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三、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1、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勾引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  2、体育课、实验课安全:上体育课时,要有防范意识,不随意投掷器材。实验课时要严格操作程序,按规范操作,不随意动用器材和药品,不携带任何化学药品出实验室。  3、集体活动安全:班级、年级组织的户外活动、社会活动等,要事先制定好活动安全方案报经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4、心理健康安全:教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可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排解,如可找老师、家长、学生、朋友等倾诉。  四、班会尾声  同学们,我们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通过这次班会,大家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珍爱生命,把安全牢记心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送给大家安全顺口溜: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  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  最后播放孙悦的《祝你平安》结束本次班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掌握骑车安全的基本常识,分析骑车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预防骑车事故的发生。  2.增强学生骑车安全意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有关骑自行车导致事故及预防措施方面的案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课件以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上网查阅报刊,搜集有关骑自行车导致事故的案例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与小组同学合作,调查班内同学骑自行车时有哪些不安全的做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展示“警示台”内容,引导学生自由阅读后谈感受。  教师小结:同学们,自行车是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许多同学每天都在使用自行车,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自行车事故占总事故的一半以上。那么,应如何确保自身的骑车安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确保骑车安全》这一课。(板书课题)  二、真是真实再现,警钟长鸣  师:首先,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真实再现”部分,了解几个与我们中学生有关的骑车安全事故案例。  1.学生自主阅读“真实再现”,思考:(出示课件)  (1)这几个案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2)你还从课外或身边搜集了解到哪些骑车安全事故案例?  (3)通过这些案例,你有什么格式和体会?  2.学生阅读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汇报。  小结:同学们,这一桩桩的血案,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骑车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看来,如何确保骑车安全应是本节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行动在线,真情传递  师: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远离危险,确保自身的骑车安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行动在线”吧!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问题:  (1)骑自行车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你还了解到哪些骑车事故的原因?  (2)为了不留下安全隐患,我们在上路前应对自行车进行哪些方面的安全检查?  (3)我们在路上骑车时,怎样才能确保骑车安全呢?如果突然遇到天气异常,我们应该怎样注意骑车安全?  2.小组代表联系课文内容和自身实际,汇报交流以上问题,其他学生补充。  3.“真情传递”:我们班的学生在骑自行车时,有哪些不安全的做法?请将课前调查到的问题以纸条的形式告知当事人,并向他(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下座位与当事人交流骑车时不安全的做法,然后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学生看图读题,思考:我们在使用自行车时遇到过哪些问题?上学路上,骑自行车还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在小组内同学相互交流,相互提醒。  2.比一比,看谁选择的正确的多(课件出示练习题,通过小组竞赛练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骑车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骑车安全自护能力)  3.辨析。(教师课件出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辨析导行)  (1)放学路上,小刚和几个同学为了说话方便,骑车时并排骑行。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  (2)星期天,李路在路上骑车时玩绝技——练习撒把。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  (3)王强在去乡下奶奶家时为了骑车省力,攀附机动车辆。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五、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接近危险物品,不做危险的事。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方法。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朋友玩危险品受伤的事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个别幼儿讲讲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总结:尖锐的利器(剪刀、小刀、针、牙签)水、火、电、气。  三、寻找危险品  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个角落寻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后大家一一记录进行交流,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不安全的预见能力。  四、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  1、鼓励幼儿讨论预防受伤的方法。  2、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游戏  1、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在游乐器材前停留,向幼儿说明这些器材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正确方法。  2、请几位幼儿示范正确玩法。  活动延伸:  家园共同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反思:  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对情景表演以及图中的行为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玩偶,餐车,汤锅。  2、点心人手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喜欢在幼儿园里吃饭吗?在幼儿园吃饭和在家里吃饭有什么不一样呢?  (2)在幼儿园里吃饭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项)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洗干净的手不能再去摸别的东西。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远离热的汤锅。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吃饭的时候不能去碰旁边的小朋友。  3、观看教学挂图,对图片中的行为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进餐的安全知识。  教师:  (1)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吃饭。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2)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吗?什么事会发生危险,是不能做的?  4、组织幼儿吃点心,鼓励幼儿应用所获得的安全知识。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点心,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吃点心时最懂得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