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解放日报/2024 年/11 月/1 日/第 T64 版特刊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推广“ 三口一视界” 创新治理方案
民主动融入社区
让居
你知道小区居委会在哪儿吗?这个问题或许难不倒老旧社区里的叔叔阿姨,却常常让年轻人一头雾水。如今在上海,许多社区正面临着这个为难之处。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把小区大门口的门房间或保安亭加以改造,变成一个集合各种社区服务的便民空间。
从社区生活的一早一晚来看,老年人群买菜散步,中青年人群上班下班,青少年人群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小区主出入口。小区主出入口成了社区所有人群的必经之地,也就意味着这里成了唯一可实现社区全人群覆盖的新公共空间。
经过统一规划设计, 把居民小区入口横向 50 米、 纵深 100 米的 T 型范围打造成 “ 50 米视界”,注入“ 安全守护的关口”“ 社区服务的端口”“ 文明示范的窗口” 三大功能,深入探索后台支撑和X建引领机制,使这里成为社区管理服务的最前台,基本实现了社区文明触目可见,社区服务伸手可及,社区平安 24 小时守护,社区管理服务全人群覆盖。
建设“ 三口一视界”服务集成在家门口
澳丽花苑是 2000 年的商品房小区,现居住着 770 多户人家。因为小区紧邻地铁塘桥站,吸引了不少年轻家庭购买,因此人群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纯老家庭占三分之一,三口之家也基本在一半左右。
澳丽花苑所在的南城居民区涉及范围广,共有 10 个小区、近 1 万人口。居委会设置在附近一条内街上,并不好找。因此,过去澳丽花苑很多老百姓是从不踏足居委会的,即便老百姓遇到一些需要咨询、办理的事项,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小区门口一平方米不到的门房间,咨询保安师傅。“ 但保安能回答和帮忙的内容毕竟有限,久而久之,老百姓对社区的概念和感情就更加淡薄了。”社区干部介绍。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塘桥街道支持各个小区把主出入口内半径 50 米的视域空间,变成小区的通行道与出入口为社区治理的新公共空间。其中,门卫室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