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海法治报/2024 年/11 月/20 日/第 007 版特别报道
优秀检察建议为社会治理“ 开良方”
——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综述
通讯员 汪淋淋
2021 年至今,西宁市湟中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促进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切实回应民众关切,推动社会各界共治共管,有效发挥检察建议在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推进社会治理、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共制发检察建议 244 份,回复并采纳 221 份。其中,返还原物纠纷民事审判程序监督检察建议书荣获 2022年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法律文书优秀奖,怠于追缴残疾人就业保证金问题的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荣获 2024 年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优秀法律文书优秀奖。
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检察建议创新发展
积极争取支持,确保监督刚性。积极促进构建“ X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各方参与、司法保障” 的检察建议工作格局。2023 年,湟中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议》 ,为强化法律监督效能、提升检察建议质效再添制度保障。同年,检察建议工作回复落实情况被纳入平安湟中建设“ 三书一函一单” 考核体系,有效助力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做成刚性。
建立协作机制,强化监督合力。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着力构建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委员提案衔接转化机制,实现三种监督职能联动、双向互动的整合效应。2024 年 8 月,与湟中区人大、湟中区政协会签《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暂行办法》 ,努力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转化为检察机关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转化为监督支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拓展监督渠道,提升监督实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检察建议的规范性和严肃性,认真落实检察建议宣告送达、公开听证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建议公开听证及宣告送达 26 件次,变“ 文来文往” 为“ 零距离、面对面”,以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释法说理,公开检察机关履职全过程,检察建议公信力、采纳落实率和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服务中心大局
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聚焦司法为民能动履职。坚持将检察建议工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主动将监督触角向类案溯源、犯罪预防、综合治理等方面延伸,推动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从“ 办理” 向“ 办复” 转变,从“ 治罪” 向“ 治理” 延伸,更好实现“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