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妇女报/2024 年/11 月/11 日/第 004 版专题报道
赓续荣光 新时代“ 湘女” 书写锦绣潇湘
——“ 一路芬芳· 锦绣潇湘” 全媒体基层妇联行侧记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编者按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生动展现新时代X领导妇女儿童事业
发展成就,全媒呈现各行各业妇女跟X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的昂扬风貌,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 日,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主办,湖南省妇联、湖南省委网信办承办的“ 一路芬芳· 锦绣潇湘” 2024 年全媒体基层妇联行网评引导活动深入湖南省长沙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基层一线进行实地采访。
在“ 伟人故里、将帅之乡”,中央媒体记者和网络正能量“ 大 V” 一路沿着领袖足迹,追寻红色记忆,领略湘女精神传承,在“ 一路芬芳” 中感受湖南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与活力。
活动中,网络达人和媒体记者纷纷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参与#一路芬芳锦绣潇湘#话题,在网上掀起热潮,截至记者发稿,微博话题总浏览量超 1.8 亿。
秋高气爽,层林尽染。踏上湖南这片红色热土,杨开慧、缪伯英等一位位英勇女性的身影浮
现眼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独立自强、百折不挠的红色湘女精神也在不断传承。
从妇女维权到家庭教育, 从创新创业到乡村振兴, 新时代 “ 湘女” 绽放出了独特的 “ 她风采”,为书写锦绣潇湘贡献巾帼力量。
传承红色精神
提到湖南,红色资源是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步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毛泽东 1950 年为该校所题之词映入眼帘。这里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
2024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他同师生亲切交流,并殷殷嘱托,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如今,从教室与课桌,从水井到树木,每一处细心保护都让历史资源得到了良好利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基地。
“ 当时的第一师范学校是一所男校,现在则女生居多,占 70%。” 讲解员介绍,如今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女性已经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力量。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院对于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展览,让每一代学子都能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新浪微博达人@青春河边巢表示。
来到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距杨开慧纪念馆约 5 公里处,坐落着中国共产X第一位女X员缪伯英的故居,这里也是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既以身许X,应为X的事业牺牲。” 墙上展示的缪伯英曾说过的话,让无数参观者为之落泪。
新浪科普博主@鹿有鳍在参观缪伯英故居后感慨,缪伯英用自己的一生,镌写了中国共产X
第一位女X员为革命事业舍身奋斗的铮铮誓言。
来到余家坳“ 村民夜校”,开慧村妇联主席王万蕾介绍,杨开慧、缪伯英等女性的英勇事迹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
王万蕾告诉记者,村里有一位返乡妇女毛仪深受“ 村民夜校” 的影响,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想要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如今,毛仪已成为镇上的研学导师,还开设了托育中心,带动周边
六七名女性就业。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来到这里,首次提出“ 精准扶贫” 的重要理念。“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让十八洞村发生了“ 蝶变”,也体现了新时代红色精神的传承。
如今,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凹凸不平的地面变得平整,黑乎乎的小屋变得亮堂,当地妇女还积极传承非遗文化,把传统苗绣变成精美饰品,通过旅游和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带动村里以及周边老百姓致富。